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茅威涛 用音乐和文学打动观众
赵玥
■ 茅威涛介绍套装唱片《返场》
  越剧名家茅威涛

  看书习惯:读书不拘一格。没有大量文本的阅读与钻研,就演不好舞台上丰富多彩的角色

  荐书: 《梅兰芳与二十世纪》《目送》《笑场》

  蒂凡尼蓝的封面中央,茅威涛身着龙袍端坐,一头长发泻下,英气十足。这是25年前摄影师潘杰在杭州为茅威涛拍摄的照片“长发男儿”,如今被她用在自己从艺40周年套装唱片《返场》的封面,意为永远在场,从未离开,今又登台。上周六,茅威涛来到上海书展,为这套唱片进行签售。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等待签售的队伍从二楼一直延续到一楼,其中不乏一订就是100套的“超级猫咪”。

  致敬尹派艺术

  2015年,茅威涛的甲状腺需要做一侧切除,位置离声带很近,会不会之后都上不了台了?带着这样的担忧,她紧急启动了经典唱段的录制,完成了这套唱片里的大部分音频。术后的第一件事,她先用微弱的音量发出了一点声音,“啊,没事”,她才松了一口气。

  一套6张光盘里,收录了茅威涛最具代表性的56首唱段和伴奏曲。其中包括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尹派传人尹小芳的经典唱段16首,以及茅威涛从艺40周年间主演的优秀剧目中的重要唱段40首。其中最有意义的,当属引茅威涛入尹派的《浪荡子·叹钟点》。

  当初茅威涛在浙江艺术学校时主攻徐派。一天,她拎着热水瓶从宿舍到食堂去打开水,忽然被教室传出来的一段唱段吸引住了,后来知道是宋普南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他弹着钢琴教唱的正是《浪荡子·叹钟点》。茅威涛被迷住了,主动申请旁听,一周后,宋普南突然用一口嵊县普通话点名说:“后面那个同学,你站起来唱一唱。”茅威涛一开口,就被宋普南挖到了尹派组,并推荐给了尹桂芳和尹小芳,才有了她的今天。所以,茅威涛一直重复,这套唱片是献给尹派创始人的礼物,是一次对老师们的致敬。

  母女书店记忆

  女儿小时候,茅威涛每周都要带她逛书店,女儿逛动漫区,茅威涛就逛音像区,当她悲凉地看到戏曲曲艺区域的碟片始终无人问津时,不禁想,宁可不出碟,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心血放在那里蒙尘。在女儿的带动下,茅威涛看完了宫崎骏的所有作品,最近还打算去二刷《哪吒之魔童降世》。

  戏剧与文学,向来难分彼此。茅威涛凭借《陆游与唐琬》开启了“诗化越剧”之路,又将诗化的表演方式融入到了传统剧目《西厢记》中,赋予了古典作品现代的美感。茅威涛还将布莱希特的作品改编成《江南好人》,雌雄一体演绎男女双角,又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作品改编成《寇流兰与杜丽娘》,她是大将军寇流兰亦是君子柳梦梅。没有大量文本的阅读与钻研,是演不好这些角色的。

  茅威涛曾被问及,如果带三本书上孤岛,会如何选择。她的回答是:徐城北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龙应台的《目送》和李诞的《笑场》。这三本书让她可以去回忆,去感悟生命,但最后还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真的放下的,是完全从内心、从丹田里发出来的笑声。

  通过上海书展的平台,茅威涛希望有更多爱书的青年人关注越剧,关注传统文化。她认为,音乐本身也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是可以被阅读的有声读物。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我想当作家
茅威涛 用音乐和文学打动观众
爱书的孩子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茅威涛 用音乐和文学打动观众 2019-08-19 2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