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多面手
叶尔加基中心看似风景优美,但有时也很危险,比如这里常有熊出没,因此中心官兵外出通常要拿点东西去吓唬熊。由于普通游客进山区休憩时可能遇险,因此官兵也得时刻准备营救。这里建有直升机着陆场,如果有伤员,中心的驮运连将伤员运到这里,再由直升机送走。山地兵的训练内容包括穿越障碍、驾驭骡马输送等。中心有10头牲口,没有它们,根本无法进山作战,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可使用毛驴、骡子甚至牦牛作为驮运畜力,把武器弹药输送至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
据介绍,举行国际比赛的捷尔斯科尔中心负责三、四级难度的登山训练,而叶尔加基中心开展一级难度训练,军校生均能适应这一训练。马什科夫刚来叶尔加基时,在教练带领下,用29天穿过14个山口。他表示,1945年后全球发生数百次军事冲突,三分之一是在山区,考虑到俄罗斯40%领土是山区,俄军必须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山地兵。
在叶尔加基,学员不仅练习登山技能,了解乃至理解山区也很重要。在这里,扔一枚榴弹就能让一个师止步不前,一个安装正确的炸药包就能制造雪崩或山崩,把沿着山谷行进的纵队埋葬,因此山地兵要善于利用手头现有材料,借助地利完成任务。马什科夫曾借助一根细绳,从山上降下来完成战斗任务,“了解山区情况、最大限度对待山区发出的所有报警信息,能帮助人存活下来”。
中心官兵认真传承当地猎人的经验,但与他们打交道非常困难,比如猎户不允许客人进屋,客人用过的器皿直接扔掉,自己再也不用。但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掌握了独特的生存技能,能把当地的野草煮水当茶喝,汲取能量,能用青苔疗伤,会从树上抓虫子填饱肚子,不用火柴就能生火……所有这些,对官兵开展训练帮助很大。
要忘掉自己
马什科夫介绍,山地战训练,既要相信主观感觉,又要相信客观征候,比如及时感觉雷暴。山区天气变化无常,突发的雷击是山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向学员传授预警经验:在山区遇到暴风雨,无论如何不要靠近悬崖,要离开它两步远坐下来,这样雷电才不会伤人。此外,还应远离电话、天线和铁制装具,这些东西在每个登山队员身上都多达15-17公斤。他提醒,山地兵最重要的是忘掉自己,心里只想着谁与你在一起共事,因为这个人在山里是你永远的朋友,在这里可以真正认识一个人。有时,可能好几个国家的人系着一条绳子进行爬山训练,在山区里没有语言隔阂,也没有政治分歧,大家的命运都被这条绳子紧紧地拴在一起,必须拧成一股劲,因为哪怕一个人最微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玉石俱焚。
马什科夫少校曾和琴佐夫中校搭档进山,两人只要通过绳索一个动作,就知道对方下步怎么做。有一次,两人系着40米长的绳索沿着高加索山脊行进,他突然失脚滑落山下,琴佐夫想都没想,猛地跳下另一侧山脊,两人就这样分两侧悬挂起来,最后顺利脱险。此时如果患得患失,就会错失宝贵时间,但琴佐夫毫秒间就做出唯一正确的决定。因此,难怪有人把登山中的基本战术单位称作一副“粘合剂”,因为登山时,这就是无法割断的整体。
常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