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统一标准
方便演出单位
参加了8年公共文化配送和采购的相声演员赵海涛透露,去年他领衔的松涛说唱艺术推广交流中心错过了三个区:崇明、黄浦和徐汇。崇明因为地处远郊,配送机制较为特殊,黄浦、徐汇则是因为他记错时间报晚了而遗憾错过了招标。由于市里和各区招标的时间各不一样,“有的在年头,有的在年尾,有的在年中,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一年两次,有的两年一次,每年也不一定在同一个月。”各自的报表格式也不一样,提供的材料要求都不一样。赵海涛每年要陆陆续续花将近半年的时间才能将各区的配送项目申报搞定。
与此同时,市文旅局、市群艺馆历时半年,奔赴16个区开展调研,发现近年来,申报演出的单位越来越多,市区两级重复申报率达到80%左右,对同一项目反复的评审也对资源和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
此次,市群艺馆配送中心主任助理高海涛介绍,上海市区(崇明除外)两级配送平台将以最快速度,在最大限度整合在一起进行采购。新的供给项目采购政策,将在市级、区级配送平台上统一、同步发布本市文化供给项目征集公告、指南;社会主体按照要求,可以同时进行两级配送申报……是否“录取”,将结合市民在文化上海云上的点赞、专家网络预审以及购买单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邀请居民共同参与投票三方面,做出最后决定。
登录同一平台
方便找到节目
一个平台,同步显示所有“节目单”,“这对于地域偏远,在配送资源拥有上弱于市区的各郊区来说,更值得期待,而且我们也想看看音乐剧、木偶剧之类在青少年中间颇受欢迎的样式。”青浦区配送中心的丁翔凡认为。松江配送中心主任王宏宇,则在观摩长三角民营剧团交流演出,他希望能从中选出本地居民喜爱的节目。
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偏远地区的节目单将更为丰富多样。市中心区域则借助此次契机,进一步完善流程机制。徐汇区文化馆馆长戴菲菲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区平台网上评审,确保今后节目的品质蒸蒸日上。虹口区配送中心张倩认为,项目类型、数据库进行了统一,有利于数据分析和共享,结果将更有益于提供受居民欢迎的节目。
平台的统一让大家都“跃跃欲试”。上海安可艺术团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已经受到各区关注。木偶剧团的《小狼卢卡斯》周末场,已经满满当当。面对“竞争对手”,还有一些民营院团略有担忧,总量是固定的,参与竞争也将越激烈,所以,当下最要紧的,还是结合市民需要,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和适配度。部分区也表示,对进一步推进市区供给信息化全流程操作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