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场有神速
时间:9月3日16时
全场一万多名观众,从座无虚席到清场完毕需要几分钟?上海赛区给出了答案:15分钟!
面对两场比赛之间短暂的转场时间,在赛事举办前,上海赛区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赛场各个出入口都安排现场疏导团队,通过有效的安保指挥、志愿者引导,两场比赛之间的转场时间一缩再缩。
400多名志愿者被“定点”在赛场的各个角落,犹如赛场内外的一颗颗小小螺丝钉,串联起整个赛事的流畅运转。
这次组委会招募的志愿者不少都有专业篮球背景——篮球人当然不希望错过梦之队的比赛。但越精彩的比赛,志愿者越需要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比赛打得激烈,会有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走到过道上、栏杆前加油。但志愿者都在维持秩序,没有人离开岗位盯着看比赛——背对赛场,他们是比赛最熟悉的陌生人。
更让组委会感动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主动应变。在赛场看到有球迷不小心将饮料、爆米花打翻,志愿者们便建了一个“场馆保洁群”,看到需要清洁的地方就随时在群内“@”相关部门人员,告知具体地点。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想做到最好,想展示最好的城市形象。
退场有保障
时间:9月3日22时50分
深夜时分,当整个城市已陷入梦乡,东方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
赛事激战正酣,美国梦之队险些栽倒在土耳其脚下,生生将比赛拖入加时。这些“突发”情况早已列入组委会制定的预案之中——犹如绣花针一样的网格管理,是赛事保障的坚实后盾。
“东方体育中心0号门,我们有专门的同事负责观众退场,他在场外时刻关注比赛的结束时间,一直保持沟通。”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指挥处副处长王辉说,观众从赛场出来走到0号门约需要3至5分钟,工作人员要时刻做好疏散准备。
同时,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也入驻组委会工作现场,制定延长轨道交通营运时间的措施,加长外场排队区的设置,做到散场秩序平稳。地铁增开列车根据实际比赛情况,进行了弹性调整。
上海市交通委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蔡振寅列出了一些数字:加时赛打到22时50分才结束,轨交6、8、11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在常态末班车后共加开3列次地铁。同时,指挥中心调度了约500辆出租车投放在东方体育中心周边,共同疏散客流。“据现场观察,23时30分客流基本已疏散完毕。”
服务有热度
时间:9月4日1时30分
带着工作一天的疲惫,最后一辆接待用车驶离场馆,这时,距离比赛结束也已过去了两个小时。
因为比赛延时结束,所有志愿者和接待用车司机都坚守到了深夜。但令人感动的是,面对加班,司机们毫无怨言。“你们扛得住我们就扛得住!”“我们就是做服务的,当然要把服务做到最好。”
开赛数日,各支参赛队以及各国新闻媒体,都对上海赛区的办赛工作赞不绝口。“上海服务”一次又一次让人感动。
正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篮球世界杯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上海的窗口,球场很高的上座率已经展示了上海的篮球文化基础。组委会更要以方案缜密、落实高效的组织保障体现上海精细的城市管理和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能力。”
相比场内美国队对土耳其的情绪激荡,场外的一切都是润物无声。也正是这背后的行云流水,让上海国际赛事之都的招牌越来越闪亮。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