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2日,本报推出“50展商50期待”系列报道,50位首届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掌门人闪亮登场,畅谈他们对进博会“不一般”的期待。时隔一年,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60天,新朋友们摩拳擦掌,要把新产品、新技术提前“剧透”,这一句“欢迎侬来白相”,是不是越发熟悉和亲切?
100个展商,100个期待,从第一届开始,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首届进博会,三菱电机以一场机器人扇子舞惊艳全场,再过60天重返进博会,公司旗下旨在实现绿色制造的E-JIT技术平台又将全球首发。在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执行董事、中国总代表,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富泽克行看来,“海纳百川”是他对进博会的最深印象,“大家从各方汇集而来就会成为大海,我们期待在进博会上与更多伙伴携手共进”。
全面落地中国市场
创立于1921年的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是日本的“百年老字号”,也跻身世界500强之列。1978年,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之际,三菱电机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国设立了约50个事业网点,营业收入约65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是其在海外的最大市场。
“我们是在中国发展的企业,通过事业发展帮助中国解决绿色环保等社会议题,是我们企业的责任。” 富泽克行告诉记者,三菱电机主营的5大板块、10类事业领域已全部在中国市场落地,包括电力设备系统、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电梯·自动扶梯、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装载装置等,形成了多元化事业发展。
“首届进博会上,我们以‘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的名义参展,而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参展主体升级为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参展面积也从去年的504平方米增加到600多平方米。”富泽克行表示,首届进博会上,公司与长荣股份、特变电工等企业成功签订合作协议,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中国伙伴。“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谈到,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海纳百川’正是我对进博会的印象。”他说,正是因为看到进博会打造平台,让海内外各个国家、企业与中国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三菱电机今年才会加大参与进博会的力度。
“智能制造”成关键词
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60天,三菱电机将有哪些“绝招”亮相?
富泽克行透露,展台将以“智能制造”、“睿捷出行”、“智慧城市”和“品质生活”四大板块为主线,展示应用于这四个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以及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由中国和日本共同研发,并在中国市场率先应用并进行实效验证的E-JIT技术平台,将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他告诉记者,E-JIT技术平台以“资源和能源在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场所、使用必要的量”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旨在平衡生产效率、能源节约和绿色环保之间的关系,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将首次展示这一综合解决方案的具体应用。
另外,专门面向听觉障碍人士及外国人开发的世界首个可实现更多样性沟通的APP软件,通过感应单元系统对司机行为做出危险预判的技术应用,以及将电梯、自动扶梯与大楼设备进行智能连接的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等,都将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亮相。
与中国有不解之缘
“阿拉是上海宁。”采访中,富泽克行突然冒出一句上海话,让人忍俊不禁。原来早在1999年,他就开始负责中国市场的相关工作,距今正好20年。
“当年我负责自动化设备产品的市场运营,我时常到中国出差,多次听到客户说,手上有很多订单,多到不想接单了。当时我就想,中国市场势必会迎来巨大变革。”执着于自己的这一判断,富泽克行决定带着产品到中国发展,并于2005年至2012年,出任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分之一的职业生涯在中国度过,最爱的上海美食是葱油拌面,富泽克行说,希望能在进博会上和更多中国伙伴加深了解,携手开发海外市场。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