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超过50%的患者首诊时被误诊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病,耽误了宝贵的早期诊治时间。徐金富教授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或伴手指末端形状发生变化(杵状指)、皮肤发青(称为发绀)等疑似征象,应尽早到大型三甲医院呼吸科,或者专业的间质病治疗中心就诊。高分辨率CT检查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临床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肺移植;二是长期吸氧治疗;第三是在医生指导下运用新型的靶向抗纤维化药物进行抗肺纤维化治疗。除了药物和吸氧,患者还应该每天坚持进行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通过深呼吸的动作,尽可能扩张肺部,以减慢由于肺纤维化引起的肺扩张能力降低和呼吸功能下降。肺科医院李惠萍教授的肺纤维化康复呼吸操专门针对肺纤维化患者设计,只有3个简单的动作,每个动作3分钟,肺纤维化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锻炼2-3次,收效良好。李惠萍教授指出,呼吸操锻炼的原则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能勉强;循序渐进,不累为度。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尽早戒烟,远离密集人群,拥抱大自然,尽量待在空气清新的环境。在换季、流感易高发时节注意防寒保暖,建议预先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增强抵抗力。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