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锣密鼓开启 “进博时间”
长假无休力争 “越办越好”
张钰芸 曹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距离第二届进博会的开幕还有30天,上海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进博时间”。当各项准备工作都进入了最后的收官冲刺阶段,“四叶草”的周边环境和设施也在日新月异,因为“越办越好”是第二届进博会的“新期待”。

  即将建成的二层步廊(二期)在国家会展中心和虹桥交通枢纽之间再添一条“飞虹”,为参展客流节省近200米的步行距离。嘉宾出入的主通道就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南广场,如今这里正在加紧布置,8根花柱即将立起,孔雀草带来更亮丽的“国旗黄”。交通保障组提前勘测地形、测试GPS信号……精益求精的城市保障工作背后,是一批长假无休的“进博人”,而他们几乎各个都是服务保障首届进博会的“熟面孔”。

  扮靓添彩

  一天都不休

  空旷的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上,烈日当空。尽管已是10月,依旧晒得人睁不开眼。上海建工园林集团一分公司现场施工负责人周凌鹏站在广场上,指挥调度工人把花卉种植土运到花卉种植区再平铺开来。为了在进博会期间用绿叶鲜花的完美组合呈现出最美的南广场和三区一空间,国庆长假的7天,从10名现场管理人员到30多名园林工人,全员在岗,天天都要干足12个小时。

  南广场的1号出入口,是进博会举办期间嘉宾出入的主通道,也是周凌鹏和团队的“主战场”之一。“今年的绿化设计方案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调整,你看1号出入口两边的旗杆下,我们上周已经做了一个小样,新换上的孔雀草是‘国旗黄’,后面渐次是浅绿色的小叶黄杨和深绿色的直立冬青,更有层次感。孔雀草会一路延伸到平台上,变成两只‘手’,捧着两只进宝。8个‘迎宾花瓶’也在老地方,绿色花柱头顶一片四叶草,环抱红色花球,大气又喜庆。”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国庆期间先要做好铺设。“趁着假期里没有大型展会,交通状况也更好,我们要抓紧把各种物料运进来,然后搭建好框架,铺上泥土。硬件越早完工,后续工作才从容。”周凌鹏告诉记者,和去年摆上一盆盆花草不同,今年植物都直接种在土里,工作量更大,因此这几天他们忙着搭建钢结构、木围边,运土铺土。

  包括周凌鹏在内,这支管理团队中的7名员工是“90后”,3名是“80后”,不管成没成家,从8月开始都把全部时间扑在了项目上。即使是国庆期间,他们依旧早上6点多到岗,晚上六七点下班。

  “不管有多急、难、险、重,既然接了任务,就要全力以赴。”周凌鹏说,最忙的日子还在后面,等到10月中旬,每天至少晚上10时才能下班,赶回家睡四五个小时,又要往国家会展中心去。家里两个小女儿想爸爸怎么办?他想了想说:“春节再陪她们。”

  加班加点

  馆前添“飞虹”

  随着第二届进博会的临近,即将竣工的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二期)则将为参会客流再添一条通道,届时可直接通过二层步廊及相连的中央绿轴地下通道前往虹桥火车站,步行仅需15分钟。国庆期间,这个工地照常施工,加班加点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

  “二层步廊(二期)从5月中旬开始施工,难度大、时间紧,所以我们国庆期间也不休息,照常工作。”记者在苏虹路华翔路路口的工地见到了头戴安全帽的周钊成,他是上海市政总院城交地下院项目管理部的工程前期和设计主管、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二期)的项目副经理。

  “新建项目西接既有的二层步廊,横跨北横泾沿苏虹路至申武路西侧的公共绿地,可以和地下通道相衔接,为参会客流的快速疏散再添一条通道。”周钊成告诉记者,相比504米的二层步廊东延伸一期,二期长度为305米,不但缩短了约200米的步行距离,往来虹桥枢纽和国家会展中心的指向性和通达性也更好。但其施工难度却不小,桥梁之下就是地铁2号线和17号线,涉及4条地铁上下行区间隧道的跨越,桥墩桩基和地铁隧道结构边的最近距离仅为2.5米,对轨道交通的保护要求极高,在方案设计论证和施工期间采用了大量技术措施来确保地铁安全。

  一方面要赶工期进度,一方面又要保安全质量,二层步廊东延伸(二期)的工地上因此24小时运转,从端午节、中秋节再到国庆节,每一个假期都未曾让施工现场停歇。周钊成说,有些同事因此取消了原定的全家出游计划,守在工地上坚持上班。

  为什么不能休息两天再收尾?他说,进博会配套保障工程就要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尽早结束工期也是为了给后续布展工作腾出时间和空间。

  日行两万步

  实地勘探

  国庆长假7天,庄琦威要上6天班。除了国庆期间的交通管制,进博会也是加班的重要原因。身为久事公交集团巴士一公司营运监控指挥中心的指挥长,他已连续两年参与进博会的交通保障任务。

  “我们公司的任务量和去年差不多,精选四五十人和20辆纯电动车。”庄琦威介绍,10辆是停车场免费接驳线,往返于国展中心P17与P5之间。从早晨8时到当日闭馆,每隔约十分钟发车,客满即发。“另10辆是备车,也要每天就近待命。去年展会期间,徐泾东站9号出口到国展中心北广场临时新增接驳线,我们的10辆车立刻支援。”

  尽管驾驶员名单还未最终确定,以庄琦威为代表的先遣队早已开始行动——到久事公交进博会前线指挥部配合演练;到场馆周边勘探地形,不但要熟悉接驳线走向,还要了解所有停车场的位置、附近路线和路口注意事项。

  长假开始后,庄琦威前两天在公司做案头工作。“整理资料时,我发现随着诸光路地道、G228公路、诸光路二期地面道路等陆续通车或具备通车条件,国展中心周边有了不少变化。”他对各个细节做了标注,打算尽快去现场核实。

  10月3日中午,庄琦威从杨浦的家中出发,坐8号线换2号线,花了约一个半小时来到徐泾东站。头顶烈日,围着场馆走了几圈,从路线走向、宽度到限速多少、坡度高不高,他都逐一拍照确认。半天下来,走了近2万步。除了画图和探路,他还要负责两项与进博会筹备有关的工作。一是每天通过巴士通软件,检查进博保障车的探头和GPS信号是否正常。二是进博会开幕前,协调更换所有接驳线和备车的头牌、腰牌、尾牌和车厢走字屏的显示内容。

  10月22日前后,庄琦威将提前两周进驻位于申昆路枢纽的前线指挥部。从反复演练到最后实战,他都会在一线监控车辆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张钰芸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长三角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体新闻·广告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新民海外
   第A15版:新民海外/德国
   第A16版:新民地产
首发新产品新技术贴近百姓生活
紧锣密鼓开启 “进博时间” 长假无休力争 “越办越好”
在进博会全面展示 已进入中国市场品牌
新民晚报要闻A04紧锣密鼓开启 “进博时间”
长假无休力争 “越办越好”
2019-10-05 2 2019年10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