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负养育主责
“孩子的养育,听谁的?”这个问题居然现在也成了不少家庭争执不下的一大难点。有母亲据理力争:“我生的孩子,怎么教育,当然是我说了算。”而有些奶奶和外婆则不甘示弱:“你们带得好孩子?自己还是个孩子呢。从前,我把儿子教育得那么出色,名牌大学毕业,现在事业也有成了。我怎么就管不好小孙子了?”
58岁的褚阿姨才当奶奶。她说:“我们这代人以前只是凭经验带孩子,今天来参加智慧父母成长课堂学习,发现自己的许多观念的确落后了。多听听这样的课,多学习点科学育儿知识,这样才能把小宝宝带好、养好。”
不过,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奶奶和外婆并不像褚阿姨这样开明。有位李姓奶奶颇为强势地说:“媳妇只是负责把孩子生出来,宝宝出生后吃的、用的、玩的,都是我出钱,现在每月上各种早教班的几千元钱也是我付的。我最了解孩子,也最关心孩子了。在教育孙子的问题上,我就不允许儿子和媳妇插嘴。”不过,无论是专家还是家长,倾向性的意见是“一代管一代”,谁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那么在养育问题上谁就掌握主导权。
“养育孩子需要祖辈和父母辈的互相配合。”担任昨天首课主讲的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彭咏梅建议,首先,祖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其次,作为宝宝的共同抚养人,一家人要相互理解,多加强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全家人要尽可能在育儿理念上达到统一。
大宝小宝同屋成长
“你们只管生,宝宝我来带。”还有不少祖辈喜欢对儿女们是否生二娃大包大揽,这也成了父母课堂上热议的问题。刚生完二娃的季女士说了一件“伤心事”,她的大女儿正在上大班,小女儿才18个月,由于夫妻俩都要工作,没想到婆婆竟提出小孙女由她带回苏州老家养。“姊妹从小不生活在一起,怎么培养感情?我生二娃不就没意义了吗?”她说。
更令专家们忧心的,是有些年轻父母把两个娃娃分别“寄养”在奶奶家和外婆家。不在一个屋檐下,亲兄弟亲姐妹会变得生分。况且,一些“中国奶奶”“中国外婆”有个通病,就是喜欢“表功”:“还是奶奶对你好吧?你看,弟弟在外婆家就没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告诉家长们,生了二娃,家里多了一位小成员,对父母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必须把两个小宝宝放在一个家庭氛围里。同时也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家长应该根据大宝和二宝的不同的成长时期、不同的性格脾气、不同的成长境遇,给予不同的养育方式,从而体现出孩子的个体性。”
对于有些祖辈最担心的“生了小宝冷落了大宝”的问题,蔡素文提出,有了二宝,父母可能常常要围着二宝转,应该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宝,爸爸妈妈对于他的爱是永远不变的。特别是大宝的生活规律与习惯不要随便打破。比如,大宝临睡前喜欢听爸妈讲故事,这个“传统节目”就必须保留下去,以前经常陪大宝一起去上辅导班、一起旅游、一起做游戏,这更不能中断,甚至还可以带着小宝一起玩。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