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刊登陆其国的长文《一件“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的珍贵档案史料》,文中提到“亚美公司”,这里再絮语几句,聊补一二。
前两年,我们在网上发现一条书品拍卖信息,是外公戴戟将军给亚美公司的题字。那是一页写在毛边纸公文笺上的题字,正文“声大而远”,上款为“亚美公司创业十周年纪念”,下款是“戴戟题赠(印)”。清晰可见的是,这幅题字用的是带红框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用笺”,纸张因年久日深而泛土黄色,纸张的右缘中间残留有装订洞,上下侧有撕扯之痕,似乎是被人从装订簿册上扯下来的。用笺左上方斜盖着“国民政府文官处档案室”的蓝色椭圆形橡皮印章,右上方盖有另一方注明总编号为“2276623”的“国民政府×××(看不清)”的长方形蓝色印章。这显然是一件出于公事交往的题献,并作为政府档案加以收藏。依照外公多年习惯,公事采公文笺,私人之交则必定另用自印的“孝悃用笺”,公私从来都是分明的。但外公专门给一家公司的成立纪念题字,显然不会毫无缘故。
查阅有关资料后始知,亚美公司原来是一家民营无线电公司,地址位于江西路223号,1929年成立广播电台,12月正式播音,初名上海广播电台,亦称亚美电台。其前身可上溯到1922年末、1923年初美国人利用华侨资金在上海筹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该广播电台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到1933年初,正满十年,外公大约就是此时应邀参加亚美纪念活动时为之题写祝词的。他任淞沪警备司令始于1931年12月,至1933年10月辞职,历时不到两年,题字应是他在任期间的事。
同亚美公司的缘分,自然还是根由于“一·二八”淞沪抗战。在战事延续的两个来月内,亚美公司江西路门市部转为战事服务,广播电台和另外几家广播电台,一直坚持每日播送抗战新闻,为前线将士募捐、代收慰劳品和抗战物资,给了十九路军的抗战活动以极大支持。当时十九路军以主要领导人蒋光鼐、蔡廷锴和外公三人的名义,曾向亚美公司广播电台特别致函申谢。这种给各界的感谢信,措辞内容一样,唯收信人不同,或个人,或团体,目前各处以文献文物收藏的都不少。
1933年“一·二八”抗战一周年时,亚美电台又举办过周年纪念播音,1月27日,还专门制作、播送了广播剧《恐怖的回忆》,整个纪念播音活动从1月26日一直持续到31日。
整个“一·二八”抗战期间,上海社会乃至全国民众、海外华侨表现出极为昂扬的爱国热情和对军队的大力援助,感人至深。最近即获一份十九路军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戴戟联署的接受旅美华侨捐款的总指挥部收据电子版照片。其中,新闻广播媒体,包括亚美无线电台的及时报道、鼓动和舆论引领,显然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