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该把学生培养成刷题工具
王蔚
图 CFP
  “我迫切希望尽快看到高考机器人打败我们的学生。”说这话的是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他说,这不是揶揄,而恰是想通过机器人得高分,去印证现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家想想,机器人就是一堆死的器件,它都能做的题目,我们还在要求学生反复操练,挑灯夜战去争取高分,不正是铁证如山地证明我们仅仅是把学生当成了刷题的工具吗?”李校长说,标准化考试有一个特点,有些答案猜也能猜对一半,而且答题很容易形成套路,即便是原本应该情感丰富、色彩斑斓的语文作文,现在居然也有人在搞“产业化”培训,声称只要熟稔他们“编制”的20套作文题,就能包打考场作文,真担心靠同样办法去得高分的高考机器人,会将这种应试作文的效果放大到极致。

  甚至连研发高考机器人的团队也坦言,由于语文作文的得分点中“立意新颖、有深度”等要求仅占几分,机器人读题后分析关键词再进行写作,并不会影响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内容,仅仅是“情感”有所欠缺,但不会导致大的扣分项。

  对此,李海林校长说,从现在的高考试题来看,“难度”或者说复杂程度其实要大大小于围棋,所以,高考机器人是完全可能战胜学霸的。但教育最终是要培养人的丰富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机器人所不及的。这也昭示着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性。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12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机器人明年高考 挑战名牌大学
不该把学生培养成刷题工具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不该把学生培养成刷题工具 2016-05-12 2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