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崇明县改成崇明区了!
但是呢,我们老家的房子名称却没能改成市区的公寓房,还是原来那个乡村小院,没很大特色,却有人气。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绿,扑鼻而来的青草香会伴随你度过在这里的每一秒。家里的房子是我外公造的,我亲眼目睹了“造房子”的全过程,一砖一瓦,钢筋可劲儿地放,外公说:“房子嘛,质量要过关呢,人住在里面才安心!”最后在大门两旁摆上托人运送回来的两根罗马柱才算大功告成。
造房子时前面特地空了很大一块地,当小广场,也就是我们家的院子了。夏天晚上,我们就把折叠木桌敞开,摆在外面,边吃饭边看星星,男人们喝冰镇啤酒,女人小孩喝盐汽水,嚼着喷香的花生米,品尝着清爽可口的崇明黄金瓜丝,感觉整个夜空都是清凉的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怀念以前搭帐篷睡觉的日子,小时候家里还没装空调,晚上总是被热醒,外公就搭了几顶蚊帐在院子前的草地上睡觉。聊着天等待入眠的时候,偶尔会看到几只萤火虫撞在棚壁上,然后伴着远处田野的蛙鸣声沉沉睡去。
夏去冬来,是一个跟酷暑一样绝对晴朗的天气,亲戚朋友放了假回来团聚。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像在夏天一样把桌子搬出来吃饭,不过是在中午,那时候,阳光很温暖,就好像要把在整个冬天的心融化了。
老家的院子这几年下来变化不大,广场前草地旁新添了两盏从网上买来的落地灯,跟大门前的罗马柱很搭,颇有一股古欧建筑风格,看着灯照着地面的暖光,鼻间飘来的饭菜香,依稀想起了每次在院子里吃饭外婆催促着多吃点,小姨时不时开玩笑点评我的吃饭状态,表妹让姨夫快剥虾,大家都天南海角地聊各自的事情,看似杂乱无章,却有岁月沉淀下来的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