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很多人都能高瞻远瞩,却也有很多被绊倒于脚下的小石头。并非想要菲薄高瞻远瞩,而是更希望踏稳自己脚下的每一步。
作为微距生态摄影师,他的视角往往与常人不同。正常人的视野高度在170cm左右,而我的视野却在地面20cm的地方。在一次野外拍摄中,这只阔胸光红蝽进入了我的视野,在寻找了拍摄对象一个小时左右时它突然出现了,激动之余,我迅速地拿起相机进行拍摄。此刻它正在不紧不慢地扑食着蚜虫,用管状口器吸食着蚜虫的体液。这一昆虫捕猎的场景并不多见,所以,在灌木林对它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拍摄,才获得这张照片。要拍好微距作品,前期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防蚊虫的不说了。
1.器材。考虑APS-C画幅机身(对于景深有帮助),镜头最好使用带有MACRO的专业微距镜头,配以辅助灯光系统。
2.耐心。寻找昆虫的时间往往会多于拍摄的时间,所以没有耐心是拍不好微距作品的。俯下身在草丛里寻找,有些昆虫具有保护色以及拟态,在灌木里不仔细看是根本找不到。
3.拍摄时间选择。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拍摄,此时的昆虫由于环境温度相对低活动力比较弱容易拍摄,尤其清晨部分昆虫身上还会有晨露,拍摄效果将会非常好。当然夜晚也可以拍摄,此时就需要灯光系统的配合了。
4.生态环保原则。在野外拍摄微距作品时“摄影师才是外来物种”。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职责,虽然昆虫很渺小,但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所以也请珍惜它们的生命。不带走一草一花,只带走美丽的摄影作品。所以请俯下身来,微观世界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奇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