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过去了,等到白天越来越短了,那么李子的当令季节便到了。
李,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栽培的李大致有四种:中国李、红李(亦称杏李)、美洲李及欧洲李(原产高加索及欧洲)。李中的多数品种系自花不孕,所以栽培时需配置授粉树。
《诗经》中已有“丘中有李,彼留之子”的记载。李花的花期在三四月,李花开时,若遇早春瑞雪,略带粉红色的繁英缀满枝头,呈现一派晶莹洁白气象。中国古代的许多名人和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说道教的创始人老聃,系摩耶夫人“从右胁生于李树下”,一出生便灵瑞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于是得名李耳(据《普照经》载)。又魏晋王戎自幼聪明,七岁时与同伴玩耍,群童见道旁有李子压树,即争相采摘,惟王戎观而不摘,但曰:“道旁有李,无人采摘,其味必苦。”众童食之,苦涩如言,皆诚服。《灌园史》云:“桃花如丽姝,歌舞场中定不必少,李花如女道士,艳霞泉石间,独可无一乎?”是说桃艳李素,各有千秋。
李树的果实李子不像其他水果那样一味香甜,而是五味杂陈:甘、酸、涩、苦。说到李子的色相,那才叫五彩斑斓,蓝、紫、青、绿、红、黄、黑、蓝黑、黄绿……放在桌上,俨然是一盘可爱的桌球,有一位喜爱桌球的诗人称之为“美丽的斯诺克”。
尽管李子的味儿不仅仅是甜,但李子的果糖含量还是相当多的,所以李子不宜于果糖不耐受者或果糖吸收障碍者。李实除大部分是水分外,尚含有1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0.6%的蛋白质以及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还有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对于单独的维生素而言,李子虽然不能体现尖端值,但它们能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的大包。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此话固然夸张和过激,但这是人们的经验之谈,不妨听之,食李须有节制。
欧洲把李子看作一种治疗便秘和帮助消化的“家庭良药”,傍晚时将干的李子泡软,到第二天早餐时分吃,可帮助解决便秘问题,因为李子所含的植物性纤维素和果胶能泡胀肠内难以消化的食物纤维并激励消化功能。在通过肠道的途中,还能把各种废物和有毒物质带走。
欧洲人(尤其是东欧人)善于把李子加工成“焙制干李”—— 一种精致的水果干。有一款被称为“李子太妃”的高级巧克力干李,系传统的休闲食品,对这种食品的生产管理非常严格,欧盟规定干李最多只能含有23%的水分,要求作为原料的李子必须是健康和无质量问题的,不能有裂纹,不能有霉斑,以确保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李树木很硬,密度高,很难干燥,收缩率很大。心材有各种颜色的不规则条纹,适合于旋制、雕制和抛光,主要用来制作吹奏乐器、弦乐器的弓、容器的塞头和刀柄,也用来仿制古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