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将畏寒肢冷归结为“宫寒”。但是观察舌质,并不是阳虚或者宫寒所表现出来的舌色黯淡,脉象也并非沉细,有些反而表现为舌质偏红、脉弦数这些内热的体征。看似矛盾,病机却并不冲突。这是因为“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经、孕、产、乳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经历了经带胎产的气血消耗,女子常常气血不足,故而抵御寒气的能力不足,所以常常表现为畏寒肢冷。如果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嗜食冷辣影响脾胃功能,气血生化不足,或者长期晚睡耗伤精血,则血虚更甚。
小寒是女子养血最重要的节气。为了增强抵御寒邪的能力,如何养血呢?
顾护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食饮入胃,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转化为气血,若脾胃气虚,运化不利,要么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要么化生成痰湿,表现为虚胖体质。在寒冷天气,胃肠道的活动增加,腺体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频发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数发生在寒冷的季节。所以要饮食有节,不宜偏嗜。
睡好“美容觉”
科学数据表明,夜间10时到凌晨2时的熟睡过程是内分泌和机体细胞修复最旺盛的时候,如果晚睡错过了这样的好时机,则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或者皮肤暗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中医认为子时为肝所主,机体不眠,精血暗耗,肝不藏血,则精血亏虚,要么月经量少,要么肝火偏旺暗疮频发等。所以,提倡睡眠充足,多睡“美容觉”可有效纠正气血不足。
巧用养血名方名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为汉代张仲景治疗血虚受寒的名方,这个节气可以适当服用。
温肾 所谓“腰为肾之府”。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擦30次。取穴敷贴通常包含肾俞、腰眼、次髎等重要的妇科治疗穴位。
泡脚 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
揉按丹田 两手搓热,在脐下三寸的丹田部位按摩30-50次。中医利用百笑灸隔药饼灸神阙、关元、子宫穴,就起到了温热丹田的效果,对妇科炎症、痛症、寒证效果明显。
好气色来自气血足。益气养血是中医妇科遣方用药的基本法则,足见气血充足对女子的重要性。
许江虹(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