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涉足
在充斥电竞游戏、网红主播的直播世界中,不少人将目光瞄向传统文化。
“古筝灵儿”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主播之一,有媒体报道她的粉丝数量已超过67万,年收入破千万。白天是教师的她晚上会直播弹筝,曲目从传统到流行。另外,她也会演唱流行歌曲。她长发及腰,打扮复古,被夸温柔可人,曲美人更美。粉丝“护花使者”表示不感冒民乐,就冲着高颜值而来。而像他这类为了消磨时间的粉丝不在少数。
专业提升
1月17日,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蔡阳尝试首次直播。她最初只想普及二胡与民乐,并未想到居然有22万名粉丝同时在线并用弹幕表达对民乐的兴趣与喜爱。
她介绍:“如果演奏《二泉映月》,我就会讲作曲刘天华的故事,并且向大家介绍更多的优秀作品。”蔡阳还会演奏板胡、京胡、新疆乐器萨塔尔,并惊喜地发现有些观众第二次看到就能叫出她手中的是高音板胡。
除了经典曲目,蔡阳也希望能让古老的乐器“青春一把”,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凉凉》到赵雷的《成都》的改编都获得粉丝的点赞。
这并非个例。去年,北京京剧院年轻演员郑潇和谭正岩直播了神秘的后台——演员化妆准备的场景。郑潇称,很多粉丝好奇京剧的幕后,通过直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京剧艺术。
有媒体报道,由文化部倡导,在去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后续活动中,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了非遗传承人回访,并在淘宝直播平台进行12场直播秀,观众数从最初的百余人到破万。
优势显露
蔡阳举例,同样一场演出,在剧院中最多坐2000名观众。但是在一场直播中,22万人甚至更多,人数没有上限。她称:“这为更多人提供聆听并走近民乐的机会,并节省路途往返的时间成本,而且可以免费看。”一名远在云南的粉丝表示,相隔千山万水,仍能“零距离”聆赏高雅艺术。
“玩直播的都是年轻人,而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普及对象也是这群人,用新兴的传播方式来输出传统文化,让青年人和古老文化不再有隔阂。”主播经纪人安晓柒称,“他们非常需要健康向上的节目引领。”
前景可期
游戏产业评论人张书乐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播涉猎非遗类才艺秀。当主播靠低俗、搏出位行不通时,势必转向才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大有文章可做,但需要主播有创新传统的意识,有年轻人的思维。比如手艺人同样捏泥人,孙悟空和哆啦A梦,哪一种更吸引年轻人?
他指出:“目前不少草根主播的营利模式为表演后索要奖品,未来他们的收入方式会更加多元,可以将内容或‘魅力值’变现。比如书法直播演变为收费网络课,民乐教学也未尝不可,甚至人气主播开网店出售周边产品,商机无限。”
安晓柒则建议更多的专业人士或知名艺术家加入,无论是对提升节目品质,净化直播环境,高效推广传统文化都非常有意义。本报记者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