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直播行业这个“清流”徐来时,难免间歇会有些“浊水”混杂:个别人直播时衣着暴露、搔首弄姿,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4月10日网名“合仙姑”的女主播身着超短白色连衣裙坐在镜头前,勾魂地演唱黄梅戏。网友“周周”发出弹幕:今天的服装引来一群狼。4月11日,“胡琴侠女”在午间直播二胡演奏时边向粉丝索礼边表示:“有人说艺术家不为十斗米折腰,你要给艺术家,看他折不折腰,反正胡老师是折腰的……”
有乐迷、戏迷开始质疑:部分主播的演奏与演唱技艺很一般,会不会降低了艺术的吸引力,误导刚接触民乐或戏曲的人?
好在一些专业人士和院团等开始在直播中“发声”,对“颜值吸粉”“折腰索礼”提出批评的同时,建议逐步扬弃“直播顽疾”,坚持创新规范,鼓励“传统文化上直播”越办越好。
陌陌副总裁贾维指出,古时有卖艺打赏,艺人和观众有着最直接的交流,如今的直播也提供类似的反馈机制,这对于主播和粉丝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游戏产业评论人张书乐分析,演奏家或专业院团上直播,吸粉的同时能直面市场的需求;那些有特色的草根群体也能以此创业谋生;粉丝则通过有趣、有料的直播,亲近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内容直播”只有健康才能走远,只有“干净”才有未来。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