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黑小阿盯上“巴黎斯坦”华人
夏暮
  让法国白人评价巴黎的治安,他们通常更倾向于认为巴黎是个安全的城市。但刚到巴黎的留学生往往会收到这样的告诫:“如果没被偷被抢过,就算没有真正来过巴黎。”不同人群对同一城市截然不同的观感让人不得不认真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分析称,这都怪华人太招摇。毕竟中国游客挥金如土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华人面孔总能让人联想到“土豪”。

  但即便中国人如今不再露富,巴黎治安依旧。前不久巴黎警察射杀中国侨民一事,让人想起去年在巴黎被三个北非裔青年打劫、受重伤身亡的中国侨民张朝林。数据显示,张朝林被抢的同一区域,仅2016年前7个月,华人遭遇暴力抢劫案件就有105起,平均每2天一起。也难怪巴黎被中国人拿来类比某些局势动荡的中东国家,戏称为“巴黎斯坦”。

  在巴黎犯案的一般都是被称为“小黑小阿”的北非裔和阿拉伯裔。对于法国白人来说,土著身份天然赋予他们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皮肤则给予他们保护。要是白人被抢,警方重视、媒体关注,总能较快破案,让他们不会成为小黑小阿的“最优选择”。

  阿裔和人高马大的北非裔也不大会成为抢劫对象。10年前北非裔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就已经超过5%,如今的比例应该远高于此。由于人数占优,加上近年欧美政坛的“政治正确”风潮,北非裔在法国各个领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同样因此受益的还有阿裔群体。

  而要是换了华人呢?笔者的一位华人女性朋友曾经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五六个壮汉抢劫,只因为她抱着一个装满水果的书包,被歹徒误以为装着值钱的宝贝。损失不过十几欧元,朋友毕竟还是被吓坏了,去警察局报了案,但从此便没了下文。同样属于法国社会的少数族裔,维权意识不高、怕惹麻烦、能忍就忍的华人群体却因为缺少政策加持和“亮点”,找不到存在感,变成人人爱捏的软柿子,少数中的少数,弱势群体中真正的弱势群体。

  但无论是“土豪”游客还是普通旅居者,都不该背负这个成为抢劫高危人群的“原罪”。这个勤勤恳恳、遵纪守法的民族,值得更多的安全感。                  夏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A22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健康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健康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美对朝:先“极限施压”再“接触”
美安全局入侵国际银行系统
美空运商提高乘客让座补偿
小黑小阿盯上“巴黎斯坦”华人
本报信息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6小黑小阿盯上“巴黎斯坦”华人 2017-04-16 2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