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恐龙大脚印
比尔
古生物学家露易丝·米德尔顿在现场
笑卧恐龙脚印边上的古莱拉布罗人
  话说2008年,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在西澳大利亚丹皮尔半岛的沃玛德奈地区建造一个天然气处理厂,这无疑对当地古莱拉布罗人的生活带来了波澜,他们不愿意一直以来的宁静生活就此改变。

  他们还深知,自己脚下的土地上遍布着远古精灵留下的足迹——那是许多恐龙的脚印。古莱拉布罗男人们一直以抒情的套曲、庄严的仪式流传有关脚印的故事。不过鲜少对外宣扬,原因还是不想打开自己的家园,迎来一堆人。

  现在他们知道,只有这个筹码了。如果古生物学家认为这里的恐龙足迹有价值,那么这片土地将被保护起来。古莱拉布罗人找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史蒂芬·索尔兹伯里,希望他能来考察这些足迹。史蒂芬欣然同意。

  沃玛德奈地区对澳大利亚的古生物研究非常重要。而史蒂芬和团队也知道这里的地势低洼、平坦,少有史前化石形成,并不是寻找化石的理想之地。还有其他困难,比如由于潮汐,那些足迹只是在退潮时才能看到;研究人员有时还得勇敢面对鲨鱼和鳄鱼。史蒂芬和他的团队一做就是5年,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

  古生物学家们经过勘测研究,确定这个距澳大利亚海岸线约25公里的地区有着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恐龙化石群,年代可追溯到1.4亿千万年前。

  砂岩嵌入了21种不同类型的足迹化石,沃玛德奈可能是世界上恐龙足迹最多样化的地区。其中150处可确定的恐龙遗迹代表了4大类恐龙化石,包括 5 种掠食性恐龙、6种草食性恐龙、4种有羽食草鸟类和6种装甲龙。

  从现场还能确认,剑龙曾经漫步在澳大利亚的土地。而一个1.75米长的蜥脚类恐龙足迹,更是超过日本、蒙古团队去年8月的发现(1.06米,蒙古戈壁沙漠),成为有记录最大的恐龙足迹。附图是帮助发现该足迹的古莱拉布罗人理查德·亨特笑卧在恐龙大脚印边上,他手中的刻度尺长40厘米。

  古生物学家露易丝·米德尔顿在现场的一张照片显示了科学家们的工作环境。右半图是经过环境遮蔽处理,通过等高线计算勾勒出的足迹轮廓,所有的位置信息都得以保留。

  幸运的是,这个现实版的《侏罗纪公园》已被指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家文化遗产,天然气厂的计划泡了汤。古生物学家得以继续追寻这里的远古踪迹。这些足迹比澳大利亚其他地方的化石要古老得多(后者只有0.9到1.15亿年的历史),可能提供更古老历史的线索。(图:Damian Kelly/UOQ/EPA)  比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A22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健康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健康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在菠菜叶上 培育心脏组织
保护恐龙大脚印
戴上手套型外骨骼 开刀操作更加自如
广告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4保护恐龙大脚印 2017-04-16 2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