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帼铭:一年送花600盆
乔进礼
■ 许帼铭爱花成痴 邱成凯 摄
  睡莲、美女樱、珊瑚花、向日葵、寿星桃……八十平米的庭院内,近三百盆花草错落有致,仅兰花就有蝴蝶兰、剑兰等数十种,一年四季花香不断。家住松江新桥的许帼铭爱花成痴,邻居、朋友建议她开花店,她却笑答:“我种的花只送不卖,一年内要送出600盆花。”

  67岁的许帼铭,原籍宁波慈溪,种过水稻棉花、当过赤脚医生,与花结缘追溯至三十年前。当时,村委会采购一批茶花,每户一盆,别家不以为意,许帼铭却乐此不疲,一发不可收。来沪定居后,她专门选择带有前庭后院的屋宅,延续花之梦。

  每天清晨5时,看花、浇花、拔草、除虫、施肥,许帼铭要花上一个多小时,每天晚上这套功夫重复一遍。许帼铭从不买成花,都是自己培育种子和小苗。“买来的花,得来容易,就不珍惜。我从种子开始,把它们当成孩子来养,很有感情。”

  每一盆花,在许帼铭眼里都独一无二,而常年与花作伴,也让她心生一套“花的哲学”。许帼铭家中有一株金桔树,已经养了30多年,最初看到白花淡雅美丽,便从亲戚家讨来,谁知这年冬天一场大雪将主干压断,更没想到的是,来年春天断处竟发出好多新芽,反而开得更有韵味。去年元旦前后,天寒地冻,许帼铭种的几百盆花70%都冻死了,令她心痛不已。重新培育种子和花苗,到春天逐渐恢复往年盛况。

  “养花不仅消除疲劳,而且陶冶情操。只要给我一株苗,我就能还你一园春。”尽管爱花,但许帼铭却不贪恋私藏,平时邻居看到喜欢,她便直接相送。一年内,已经送出600盆花,也让她在邻里间出了名。一次,邻居搬家,将一盆濒临枯萎的大叶蕙兰交付给她,许帼铭精心养护,两个月后又发出新芽,不久还开出小孩儿拳头大小的粉色花朵,分外迷人。

  现在,许帼铭受邀在社区“绿色家园”交流会讲课,分享种花经验,收了20名“徒弟”。她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将花的美丽和香气,带给更多人。本报记者 范洁  

  通讯员 乔进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A22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健康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健康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乘着春风 诗歌从田野归来
许帼铭:一年送花600盆
醉美四月看海棠
古镇新场比创意
本地小龙虾等你来钓
“半分菜园”破解“毁绿种菜”难题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许帼铭:一年送花600盆 2017-04-16 2 2017年04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