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日前约谈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表示,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应“把问题论文处理在发表之前,而不是发表之后一撤了之”。但中国科协并不否认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的不可推卸责任。根据科技日报报道,实际上中国科协已开展对撤稿涉及的人员、单位进行调研,并通过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就撤稿事件及加强医学科学道德进行研讨,同时向涉事单位发函,要求其根据规定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并告知处理结果。不过目前尚未有来自涉事单位的反馈。
此外,施普林格向媒体表示撤稿后已联系每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有部分作者通过邮件表示歉意,同时有一些提供了第三方机构信息协助调查。为防范类似事件,施普林格目前已经投资开发更多用于评审人身份验证的先进系统,同时完善制度,例如要求提供审稿人包括所在科研单位名称为结尾的电子邮箱地址、数据库身份号码等以防范今后发生类似事情。“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如单位名称、以机构名称结尾的电子邮件地址、国际规范数据库身份号码、发表过的文章列表链接等。”
据悉,《肿瘤生物学》期刊2016年底已改由新的出版方赛吉出版。赛吉方面称接下来的出版政策将与作者和编辑一同审视,并在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准则之下,分享和完善操作细则,其中包括审稿人邮箱要求使用机构邮箱。此前曾大规模撤稿的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已取消作者建议评审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