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四月寄深情
王忠范
  王忠范

  在东北老边外这地方,清明是节气,更是“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日子。不管城镇还是乡村,清明这天上午人们都要上坟扫墓,虔诚祭祖,缅怀和思念过世的亲人。

  父亲曾告诉我,他的父亲我的祖父在世时说过,过世的亲人好像一直都在地下沉睡,只有清明才醒一次,看见前来祭拜的认识和不认识的晚辈人后,欣慰之余又睡了。父亲说,清明扫墓时说什么,或者心里说什么,过世的亲人也许会知道的。祖父和父亲这些神神叨叨的话,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这些后人懂得感恩懂得百善孝为先,记住清明上坟就是孝道和感恩。我的祖父、祖母与父亲、母亲都睡在墓地里,每每过年和清明节,我都带领子孙上坟磕头祭拜,只是伦理道德的一种继承、表达和寄托。

  我家的坟地在乡间老家西山的阳坡上,那里夏天长满了花花草草,附近是大片的庄田。清明这天一早,我们乘坐儿子的轿车去上坟,儿子讲起他太爷用儿童车推他去逛街讲起他爷爷奶奶给他买儿童自行车及教他骑车的事,这让我和妻子心里浮起一些往事,感叹之余对儿子的牢记不忘也感到欣慰。到达坟地时,几块阴云忽聚,风有些冷,叫人愁肠纠结,心头隐隐笼罩些许忧伤与惆怅。我们先是除去杂乱的碎草野蒿,清理环境,把整个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明一般都是可以动土的,所以坟上要添新土,保证故去人清宁安然。接着坟头压纸,这是让过往行人知道这坟是有后人的。这时候恭恭敬敬又默默不语地摆供品、双烛,敬酒敬香。大家按序排好,一起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头,每次磕头都必须手背贴土脑门碰触地面。磕头下跪之间,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先人的音容笑貌,让人追念与感恩。母亲活着的时候,总把暖暖的母爱送给我,一双慈祥的眼睛不时地注视我。此刻看看她的墓门,好像那双眼睛还在凝望、期待。父亲在世时,走路始终很快,似乎总有急着要做的事情。他的这个习惯一直在我的身上遗传、延续。这时想起,心潮涌动,感念不已。“父亲,我的好多方面都像你呀!”这无声的话语真的是只有父亲才能听到的告慰。

  家家子孙上坟来,清明四月寄深情。祭祀以后,我们都要徜徉留连一会儿,好似陪伴长眠在这里的先人的时间再长点。看看将要冒绿的山草,摸一把野杏花变柔的枝条,感受新春,期盼先人护佑我们美好的日子。

  十日谈

  享受传统佳节

  父母亲的写春联比赛,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捐书小记
岁月
荠菜蛋饺
地主婆的院子
清明四月寄深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清明四月寄深情 2017-05-22 2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