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市百一店关门装修前的促销,让上海的阿姨爷叔过了把老年人的“双十一”。明眼人都知道,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下,这是传统商业的一次“破旧革新”。同样是这几天,德国的商场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革除旧弊”的转型计划。
去过德国的人,如果碰巧制定了周日“血拼”计划,大都留下一个惨痛的“领悟”:有钱没处花。因为德国法律明确规定,除了加油站、火车站以及旅游区商店可以在周日及节假日开门外,其他所有商店,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关门休息。许多不了解规矩的游客,往往败兴而归;而临时发现家里缺了点啥的德国主妇,也照样望闸兴叹。
不过,以前坚决拥护这项规定的德国商场,现在高兴不起来了。市场景气使德国消费者的情绪升至近16年来的最高点,也就是说,攥着大把钞票的德国人好想买买买。可商场的营业额却不升反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休息日想拖家带口逛逛商场,却发现铁将军把门,实在是令人沮丧。
好在,商场不开门,还有网购。不像眼下最流行集购物、餐饮、娱乐、亲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场,能将购物变成体验式休闲的一部分,从而抵御虚拟的网络购物冲击,德国商场大多以单一购物为主,消费者进了商场,除了买东西,基本没有其他附加服务可以享受。这种模式,完全可以被如今发达的购物网络替代,德国消费者再也不用看商场的“脸色”,据说在德国,周日的网购营业额已经占到一周总营业额的三成。相反,实体商家却正以每年2%至3%的速度流失顾客。
德国媒体认为,如果商场再不低下“高贵的头”,周日关门引起的经营压力,加上过时的商业模式,使得今年将有更多商店倒闭。到2020年,“关门大吉”的传统商店将达到5万家。
于是,德国商家开始慌了,诸多大型百货公司联名上书政府,要求放松法律限制,让商家自行决定在周日是否营业。虽然,面对不愿周末上班的售货员及其背后强大的工会,这个倡议能不能通过还未可知,至少,网络购物倒逼实体商场主动作出更“接地气”的改革,对于手里攥着钱想获得很好消费体验的顾客,是再好不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