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过全运会 教拳更有谱
金雷
■ 陆熙在女子组24式太极拳决赛中 王佳斌 摄
  参加全运会,让冯金瑞和陆熙多了一个身份。他们教授太极拳,现在,他们又是太极拳选手。教拳,练拳,比拳,因为角色的叠加,受益良多,首先拳理上,就有了新的理解。

  “在专业教练的点拨下,感觉自己提高了很多。”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冯金瑞说,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训练,由上海武术院的教练带教,自己领会到太极拳更多的奥妙,“比如为什么要松胯,为什么要沉肩,动作怎么运用,从实际意义上怎么打……”

  陆熙给记者摆了个“揽雀尾”的招式,举例解释道,“如果按教科书,手臂弯曲呈120度,但表演起来,为了让观众看明白这个招式,手臂要打得更开些。”

  当初学拳,陆熙在宜川公园跟着老师光猫步就练了半年,如今在静安区老年大学、东方广播中心等单位教拳,对基本功,她一直很注重。这次全运会的参赛经历让她悟到,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做些调整,“我要求学生每个招式都得百分百到位,现在觉得,也许不用太僵化,可以灵活一点,这样也帮助他们理解太极拳。”

  冯金瑞是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教研室主任,他把太极拳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讲课,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回到学校,他要把参悟的拳理糅合进讲义,“我给学生讲中医,中医讲究经络调理,而太极拳能帮助疏通经络,比如这个动作这么做,对拉伸肝经有帮助,那个动作对拉伸胃经有好处。”

  学生之外,冯金瑞也把身边的同事带动起来练太极拳。利用午休的一小时,在他的影响下,中医药大学不少老师也爱上了太极拳。其中一位,这次参加了全运会群众项目健身气功的比赛。

  记者 金雷(本报天津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郊野大地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女大学生“打飞的”参加选拔
总教头第一次带业余选手
来过全运会 教拳更有谱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文体汇/人物A11来过全运会 教拳更有谱 2017-07-08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