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多岁的陆仁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他告诉记者,家里农家灶头菜的原材料,都来源于自家的田地,“自己种,自己烧,自己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即便城市化对当地影响颇深,但陆仁贤依旧会在自家田地里坚持自建健康菜园。
就拿菜园里的马兰头来说,凉拌马兰头是灶头菜里的经典。要做好这道菜,食材必须要新鲜。但陆仁贤告诉记者,现在农贸市场上能买到的马兰头,都来自于大棚种植,不能从源头保证新鲜。所以,陆仁贤一直喜欢自己摘种。他说,新鲜马兰头焯水,适当攥干,切成细碎,准备好的香干也同样处理,再将马兰头、香干放入大碗,加香油、盐、糖等拌匀,一道美食就完成了。如果家里来了肠胃不好的客人,他还会把马兰头在锅里翻炒一下再拿出来凉拌,这样既减少对肠胃的负担,也能将鲜美味道保留。
又比如黄瓜,每次陆仁贤种出的黄瓜,总让周边村民羡慕。用优质水源浇灌,黄瓜不会滋生病虫害,能健康生长,结出的黄瓜也漂亮好看,极具“卖相”。“摘下来又脆又甜,大家都爱吃。”陆仁贤说。
因为爱种菜,爱烧菜,这几年,陆仁贤还借着镇里的四季节庆,也搞起农家乐,主推的就是灶头菜。“我菜园里有什么,我就烧什么,很多顾客现在都是回头客了。”陆仁贤说,他们的营业额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