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上海和汉堡结为友好城市,汉堡港市场营销协会董事福勒介绍说,如今每3个经过汉堡的集装箱中,就有1个运往中国。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安克说,自1986年以来,两座城市每年都有中学生互访项目,汉堡3所高中与上海3所高中结成姊妹学校,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成为日常,两座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当人靠得越近,他们相似的地方就越多,城市也是如此。“汉堡和上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罗斯8年前到过上海,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道,“你看,它们都是沿河靠海的城市。汉堡有易北河、阿尔斯特湖,上海有黄浦江、苏州河;汉堡有汉堡港,上海有洋山港;汉堡的易北河畔有易北爱乐音乐厅,上海的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当然,两个城市还同样是本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上海世博会期间,汉堡建造了一个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节能环保建筑——汉堡之家。而在此之前,上海市赠送给汉堡市一座别致的江南园林——上海豫园。位于汉堡大学附近的上海豫园规模不大,设计精妙的亭台楼阁、小桥曲径、流水松柏让游客仿佛置身江南的妩媚细腻之中。记者清晨散步到此,公园里没什么人,安静得很。“你要是再晚一点到,这里会有好多人。很多汉堡人都喜欢到‘上海豫园’散步休闲。”罗斯介绍说,“在汉堡,除了‘上海豫园’,还有一条‘上海大道’和一座‘上海桥’呢。”
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安克说,汉堡人希望通过峰会向世人展现一个友好开放、兼容并蓄、注重传统又勇于创新,并与全世界紧密联系的亲水大都市。而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西岸,它的姐妹城市上海,也在努力塑造自己“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特派记者 齐旭 (本报汉堡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