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寿山石·思念
王炳奎
  ◆ 王炳奎

  一九九八年夏,我在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门市部收进了这件石雕。它取材于寿山荔枝冻,是高山石中的一种,石性凝结,透明度强,晶莹透澈,温润细嫩的质地,彰显纯净的品质,肌理有粗萝卜丝纹。以色泽论,荔枝冻石无疑艳压群石,堪称第一,为寿山石中色泽极美的精品,被誉为“石中贵妃”,是寿山石中唯一能够与田黄并驾齐驱的品种。

  这件作品高14厘米(连座)、宽7厘米、厚3.5厘米。作者以高浮雕手法施艺,巧妙地取黑色部分巧雕为蝉,取白色部分(似荔枝肉,同时也像冰糖)巧雕为丝瓜、叶和蔓,层次分明,相得益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而丝瓜在古代通常是福禄的寓意,因为丝瓜是葫芦科的植物,葫芦和丝瓜都有福禄的寓意。现在丝瓜也用来表示思念和牵挂,即为“思挂”也是取谐音——“丝瓜”,因此我给作品取名为《思念》。

  弹指一挥间,这件作品收来已近二十年了。睹物生情,每当看见它,便会引起我的思念:当年因公事,我有幸第一次到福州出差,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一地不超过三天,晚上必须加班,以期挤出点滴时间,能到市场遛一圈,于是便有了这件石雕宝贝。作品造型简洁明快,色彩淡雅。寿山石雕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大都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山川美景。福州寿山石雕始于南朝,勃兴两宋,鼎盛于明清。如今,寿山石当之无愧地被荣评为“国石”候选石榜首,已被中外收藏家和收藏界一致认同。《思念》的到来,给我的职业生涯和收藏经历,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图片摄影:张静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郊野大地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1980年的“白鱀豚”
沧海度禅心
紫砂良工岀徐门
寿山石·思念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A31寿山石·思念 2017-07-08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