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熟悉的民营企业家S君交往,他多次谈到过自己在逆境时曾得到过一个做推销保险的打工仔的精神“营养”,那“营养”源自墙壁上的一辆“汽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S君初创事业之际,与那个向他推销保险的打工仔相识了。打工仔向他告白说,他来这座城市做保险是有目标的,最终想在这座城市站住脚,娶妻生子扎下根来,现在租房算有了居所,最渴望的是想有辆汽车以作代步之用,跑推销太累了。S君有些吃惊,那会儿汽车当属凤毛麟角,一个推销保险的打工仔想拥有汽车不是太过奢侈了吗?但打工仔不是痴人说梦,他领着S君去其居所观光,逼仄的出租屋里别的都不显眼,唯独墙壁上画着的一辆汽车最为夺目。汽车画得不错,线条流畅明晰,只是着色比较怪异,有一小半是着色的,大半留白。见S君诧异,打工仔就坦陈,他正在为买车积聚着钱,着色部分已经有了着落,空白部分有待努力,相信再过上一年半载,全车的车体都将涂上颜色,墙壁上虚拟的汽车就会转化为真实的汽车。听其言,再看看墙上的“汽车”,S君不得不为之动容,相信眼前这位打工仔一准会梦想成真。
过后有过些曲折,不久,打工仔乡下的母亲罹病,需要城里的儿子筹集一笔医疗费用,打工仔不得不掏出一些积蓄,就不得不在墙上那辆“汽车”上擦去一块涂上的颜色,为了补上那块擦去的颜色,涂上更多的颜色,他更加努力工作,拼命跑业务赚“提成”,毫不忌惮有些人的闭门羹和冷嘲热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打工仔什么都不在乎。果然,他的“汽车梦”如期实现。S君没有跟我说下去,我相信这位执著的打工仔一定会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的。
S君当事业处于低谷时,一度濒临破产,手头银根紧啊,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常开着奔驰车到一个僻静之处停泊,把西装领带解除,悄然闪身溜进小弄堂的店家来一碗阳春面聊以充饥。现在家大业大了,依然不敢铺张,他跟我说,到公司上班,每天都是自带饭菜,节俭,也卫生。开源节流永远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不能不说,那位打工仔朋友墙壁上的“汽车”给了他精神的“营养”啊。
我想,如果说墙壁上的“汽车”是那位打工仔个人奋斗的一幅蓝图,那么许多人即使没有把蓝图画在墙壁上,心中焉能没有?笔者曾经目睹过又一位打工仔是如何圆梦的——
一位从苏北涟水来江南的打工仔,起始只是在小区的地下室看守车库,后来与一位打工妹在地下室成了亲,婚宴就在地下室办的呢,我们都吃到了喜糖。他们婚后不久就添了儿子,便把父母和哥哥接来,母亲带孩子兼摆摊卖茶叶蛋,父亲看守车库兼敲白铁皮,哥哥开了家车辆修理店,小两口则应聘去一家国企上班,崭新的自行车同进同出。与他闲聊中,他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一家一定会搬出地下室,在小区里买房安居的,也断然说,他的儿子一定会在城里上小学中学大学的。我搬离这个小区后经常听到这一家外来户的消息,说是他的哥哥也娶妻成家有后代了,说是他们的后代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江南方言啦,果然已经在城里的小学读书了,其后又有消息说,他们果真在小区买了房子,全家都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堂堂正正成了小区的居民。再后来传来的消息说,他们家的儿子真的如愿考上了城里的大学啦……我听后欣慰。
愿墙壁上的“汽车”常“驰骋”于我们的“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