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实践
6个商铺选址校内一排经改建的旧校舍,每户的墙上还挂有学校颁发的“创业实践营业执照”。校招生就业办副主任李凤说,场地是学校无偿提供给这几个学生“小老板”的,虽然不收房租,但要求他们将这些费用按市场价折算进成本里。至于水电费也是学校免费提供的,但也会要求每个“公司”厉行节约,不能没有成本核算意识。
“我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已经成为全市中职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特色项目。学校还为每位学生设立了‘创业积分’评价机制,激励和选拔有创业潜力的学生,最终确定了50名重点扶持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合适项目并进行创业实务培训。”校长顾建明说,目前有9位学生签约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享受学校提供的创业优惠服务,享受由学校和校外企业出资的“创业之友”专项资金。这些学生的实体店在校内开办后,将完全仿真体验公司管理、财务、营销等业务运营环节,体验工商税收办理事宜的全过程。
挖掘消费需求
会计专业三年级女生温黎荷是个创客迷,开办的“校风速递公司”主营校内师生的代收、代发快递业务,目前招募的管理人员有2人,临时工作人员有3人。“我们学校师生共2200多人,据我的前期调研,平均每天送达的快递会有200多份,但由于老师和同学基本上都在忙于上课,无法及时签收快递单,我们公司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送到门卫室的快递分拣投送到每位客户手中,也节省了快递员的等候时间。我们会要求快递公司为每份单子支付0.3元的投送费,如果有师生要寄发快递,我们则按市场价收取,这便是我公司利润的来源。”她说。
曹权辉同学开办的“润记零食店”,主营各类休闲零食、饮料、冷饮;高爽同学给公司取了个很别致的名称“2.5次元动漫周边”,主营DIY和文化衫。韩佳倩同学开了个“温馨百货”,主营牛奶和日用品。余金伟同学的“Hot Style”专做二手帮卖和商品预订。李楠同学的“果蔬超市”则是为师生提供各类新鲜水果。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一部分来自于学校的资助,另外,6名小创客还每人从家里拿来了2000元作为前期投入。
经受市场历练
墙破了,店开了,每个“小老板”还向学校提交了一厚叠创业企划书,但真要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或许并不容易。温黎荷说:“你必须搞清楚市场机会到底藏在哪儿?如何让人们更乐于购买你的产品?谁在和你竞争,你又该如何迎战他们?你打算招多少个伙计,如何给他们分派工作,又如何设立部门?你准备在产品开发、人员使用、办公地点租用、购买原材料上花费多少钱?这些清晰的市场预测和风险预判才是我们开‘公司’最要学习的真本事。”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