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钩金与一舆羽”
白子超
  白子超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孟子·告子下》

  揣,揣度、估量、考虑。齐,相比而与之齐平。岑楼,高耸、尖锐的楼。一钩金,一个带钩的金子,据学者称重不到半两。一舆羽,一车的羽毛。

  相关的故事是:一个任国人问孟子的学生屋庐子,礼法与吃饭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法重要。那人又问,礼法与娶妻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法重要。那人追问,如果按礼法寻食要饿死,而不讲礼法能够得到食物,那么还一定按礼法行事吗?如果行迎亲礼娶不到妻子,而不行迎亲礼可以娶到妻子,那么还一定行迎亲礼吗?屋庐子不能回答,于是第二天赶到约百里外的邹国,向老师求教。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考虑基础,只比较顶端,那么(置于高处的)方寸之木可以比高耸的楼还高。说黄金重于羽毛,难道是说一个金带钩比一车羽毛还重吗?拿吃饭已关系到生死的重要问题与相关礼法的形式、细节比较,何止于吃饭重要?拿关系到能否娶妻的重要问题与相关礼法的形式、细节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那个人吧:“扭断哥哥的胳膊而抢夺他的食物,就能得到吃的;不扭,就得不到吃的——那么你会去扭吗?爬过东邻的墙而去搂抱他家的姑娘,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么你会去搂抱吗?”

  孟子对屋庐子的教导、启发,生动有趣,而意义却十分重大。梳理一下,起码应该清楚以下问题。

  其一,遇到两难问题时要开动脑筋,衡量,比较,即“权”,亦说“权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梁惠王上》)孟子对屋庐子所说,具体是要分辨问题或事情的整体与局部、常规与特例,以及本与末、大与小等,万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礼与食孰重”与前文“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是同一类问题。笼统地、原则地说来,礼法当然重要,但具体到关乎生死之时,吃饭才是最要紧的。

  其二,权衡轻重、高下、长短等,不能生拉硬拽,胡乱对比。被比较的双方需存在有机的逻辑关系,即具备可比性。因此,权衡有限定的前提和条件,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而对权衡者来说,头脑既要是唯物的,又要是辩证的,即遵循今之辩证唯物主义。拿放置高处的一块木头与高楼比高度,拿一个金带钩与一车羽毛比重量,显见其不伦不类,十分可笑亦复可怜。

  其三,权衡之后要做出选择,有取有舍,而取也好,舍也罢,背后都有一个主导思想,核心是价值观,在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权衡受价值观支配。因此,面对同样难题,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权衡、取舍。一个君子,原则上总会遵礼守法,哪怕饿死,也不会“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哪怕永远独身,也不会“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辩证、灵活处世的同时,根本的底线永远不能打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5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09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2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3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4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5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从心出发
为了实现“无国界医生”的梦想
爱情昏迷中
寒露
“一钩金与一舆羽”
渔归图(中国画)
那树 那水 那鸟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一钩金与一舆羽” 2017-10-08 2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