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大妈走世界
林筱瑾
■ 在格鲁吉亚邮局
■ 在纳米比亚红沙漠上拗造型
■ 与非洲大妈联欢
■ 在西西里岛青年旅社做饭
  从忙碌的职业生涯到一朝散发弄扁舟的状态,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嬗变,因为身体病痛和两次手术,兰姐用了两年休养生息,直到遇上了另几位素昧平生的姐妹,人生的路开始了新的转折。

  姐妹们年龄相仿,更相近的是在上山下乡的风浪中走过后的淡定,投缘的她们萌生一个相同念想:周游世界。众人一拍即合,决定以最朴素方式结伴穷游,作为献给自己的老年成人礼,并自称——大妈组合。

  □ 林筱瑾

  似水流年,每个人都是自我生命的导演。当职场的列车减速停靠“退休”站,下站那一刻起,生命也开始另一轮的绽放,比如这位兰姐。

  兰姐名叫张学兰,1951年生,老三届。1968年,她初中毕业,分配进上海机床齿轮厂。一年后,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弃工务农,汇入北上的知青大潮。8年间,她把青春的泪水和汗水洒在黑龙江一个叫逊克县的地方。

  1978年,她返城回沪成为教育工作者,之后经历高考,获得上海华东师大的本科和硕士学位,就读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EMBA并硕士毕业,随后在管理岗位任职20多年,2006年退休。

  银发风景

  从2008年起进行了四年国内游准备后,张学兰率队于2013年正式启动环球之旅。4位花甲年龄的大妈8月13日从韩国出发,经夏威夷飞温哥华,开始了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西半球的14国之行。

  行程中,一头银发的她们本身就是旅途中一道闪亮的风景,她们也有幸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华崛起后百姓们的眼界和水准素质。一次行至秘鲁,旅行者们攀登完天空之城马丘比丘之后,对另一座新高峰WAYNAPICCHU,大都视如畏途而放弃。当大妈们最后攀登抵达这个终点时,年轻的日本大学生们在山顶为4位中国老人鼓掌致敬,征服自然的快乐不分国界。

  2015年5月,她们再向东半球进发,线路为上海-伊朗-土耳其-格鲁吉亚-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德国-捷克-匈牙利;后因队友发生骨折意外事故,被迫中断旅程提前回国。一年后的2016年7月,她们再从马来西亚出发,实现英国-法国-卢森堡-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梵蒂冈-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约旦-以色列-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阿联酋-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环东半球26国旅行,历时10个月,用了310天,于2017年5月结束。

  旅行即生活

  漫游加慢游,让张学兰和她的伙伴得以徜徉在举世闻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奇博物馆,享受人类艺术瑰宝带来的精神洗礼;能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奢侈地停留了7天;在西西里活火山脚下的青年旅社,伴着远方喷发的火山吃顿早餐;在尼亚加拉大瀑布边的民宿驻扎,全方位观赏瀑布;探秘美国大峡谷时走到探险家去过的底端。那些常人不易遇见的美景给人的心灵震撼,融入旅游地的生活、与民众自由地交流的快感,远远盖过作息的不稳定性带来的艰辛和不测。

  在异国他乡天天吃西餐,不单经济上有问题,中国肠胃也受不了。兰姐的行囊中备着炊具,便于当地采购食材动手打牙祭。途中发明的自助游食谱,在青年旅社的公共厨房深受欢迎,把中餐发扬光大了一把,还使环游全球每人每天的综合成本控制在300元人民币。

  智斗“拒载”

  行程中途经许多非英语语系国家,语言沟通不畅在所难免,但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用心交流,超越了语言文字的障碍。

  文明古国印度的多民族性、种姓制、神秘的佛教、印度教和南北不同政见执掌分治的特点令她们无比好奇,长达50天的停留收获满满。结束印度之旅那天,张学兰坐凌晨4点的航班飞往孟买转机回国。打的抵达国际机场航站楼,一行人持票欲进楼时被工作人员拦下,原来她们应从6公里之外的国内航站楼出发。

  零点左右除了站岗的军人,航站楼前冷冷清清。远处的路边停着几辆的士,司机说接驳要1000卢比,明摆着要斩客,因为市区过来才800卢比。时间尚早,她决定再等等顺风车,果然等到一个送人的小伙。说明情况后小伙爽快答应了。当行李放好正待启动时,那一溜的士司机来跟小伙子嘀咕了一阵,小伙子为难地跟她们打起了退堂鼓……

  宰客司机洋洋得意,急中生智的张学兰对站岗的军人说:你看到了整个过程,能否为我们作个证?他点头表示愿意。兰姐决心跟“拒载”司机讨个说法。她找到值班人员,不久来了辆警车,兰姐机智地要求“拒载”司机一起走。警署领导听完人证物证俱在的陈述后,诚恳致歉并果断处理拒载事件,司机耷拉下脑袋乖乖认罚,兰姐又一次成功了。

  中国大妈范儿

  1995年,张学兰因公曾前往美国加州招商引资,退休的自由行更着眼于以普通百姓的角度探访世界,身份的转变让她更能深入民间去体验思考。当中国大妈走向世界,不卑不亢地与地球村居民交流获得广泛的认同和称赞时,她们对祖国的敬意油然而生,这也是她引以为豪的行走意义。   

  多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曲解一直存在。有一次入住英国乡村小旅店,店主是个60开外的英国绅士,他叼着雪茄手执红酒,对初到的东方大妈,他的眼光是孤傲冷漠的。兰姐向他打听附近景点的巴士信息,他轻蔑地对兰姐说,你们可以坐的士过去。对此,兰姐正色回应他:“我们是背包族,走过世界那么多地方从不轻易打的。”他一怔,随后才回到前台画出草图,态度也缓和下来。第二天大妈们步行走出门,沿途不少当地顺风车也很愿意捎带客人,年轻背包客们更会执意让银发大妈先坐车,其乐融融……晚上回到旅店,绅士主动问起大妈们游览经历,他说,当地人信奉助人是一种对上帝的交待,活着的每天都怀着感恩做祷告。他看到大妈们在厨房忙碌,一边做饭一边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他的脸也笑成一朵花。当晚,正好有月蚀,老绅士还邀张学兰一起赏月。两天来,中国大妈在英国绅士面前可谓长了脸。还有一次,兰姐与一位英国老人谈论福利,他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一张挖煤童工的照片,问兰姐了解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她答曰:“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天下无可厚非,我不了解英国正如您不了解中国,但是中国人的故事应当由中国人来讲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我这个大妈亲身经历了60多年,我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我们走遍英国,用了33天,您能否也去中国看一看?您看了以后咱们坐下再谈论。”一席话说得他沉默无语。最后,老人问兰姐要了Email,有机会一定上海见。

  南非礼遇

  南非旅行接近尾声时,张学兰一行去参观民族英雄纪念馆。

  恰逢周一闭馆,站在门口的她又不甘心,看里面一个主管正好经过大门,抱着一丝希望兰姐上前自我介绍:“我们是来自中国上海的背包族,南非是非洲旅行的最后一站。”主管转过身凝神打量了她一行,她趁热打铁地说:“曼德拉是中国民众敬仰的民族英雄,我们非常想参观纪念馆,不然会留下遗憾的。”主管收住了脚步笑问:“你们来自中国?你们知道曼德拉?”她们自豪地点头,随后也享受到主管亲自讲解的礼遇。结束时,主管在宣讲台前慷慨激昂地模拟当年伟人演讲的盛大场面……

  603天走世界的经历不是一帆风顺,行走是生存能力的考验,也是精神上克服生疏与恐惧的过程。坚定的信念让张学兰们无数次风雨兼程,深夜在荒野步行数小时抵达目的地、在叙利亚战区边缘行走、在黑暗中迷失、在不确定中坚持,歧视、误解甚至敌视如影随形,靠着自身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协同精神,她们终于化险为夷。

  走世界对兰姐的三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说:“通过理解别人的逻辑,用尊重的态度才有助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拥抱我们的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谚语
上海大妈走世界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0上海大妈走世界 2019-05-11 2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