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演艺大码头”的新辉煌
——上海新老剧场风生水起
杨建国
■ 上海大宁剧院
■ 城市剧院
■ 世博演艺中心
■ 上海文化广场外景
  对于已故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的家人来说,发生在文化广场的痛苦记忆,多少年来难以抹去。1968年4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现行反革命”的贺绿汀被押上在文化广场举行的电视批斗大会舞台,他当场反驳批斗者的场面,导致电视转播不得不中断。今年9月,重建一新的文化广场开门迎客,海内外剧目轮番上演。近日,贺老女儿贺元元去观看《巴黎圣母院》时回忆往事感慨良久,贺老的外孙女叶思敏对记者说:“这座舞台上再也不会有灭绝人性的批斗。”

  新建剧院 显山露水

  文化广场是今年上海投入使用的重大文化设施,今年开业后以专业化运营的状态,与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标志性文化地标一起,成为上海市民享受国内外文艺成果的重要场所。今年5月,全新的大宁剧院问世和沉寂多年的人民大舞台先后投入使用,与文化广场一起,扩大了全市剧院的容量。文化广场先后举办了上海夏季音乐节,首演了原创节目《极致百老汇》《胡桃夹子海上梦》,成为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场所,在上海的文化生活中迅速发挥作用。大宁剧院弥补了闸北地区多年没有剧院的空白,刚开业就在“上海之春”和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中“显山露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白毛女》、朝鲜血海歌剧团的《梁祝》等,上演时一度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低价公益 蔚然成风 

  2011年,新剧院吸引着市民的目光,老剧院则在经历“降低门槛,票价惠民”的转折。经常演出名家名团音乐会、芭蕾舞的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等,曾一度饱受“高票价挡住市民跨进剧院脚步”的指责,近年来则力图思变。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殿堂类的剧院,对自办节目尝试“贴成本定票价”“亏本运营演出”等做法,并且推出普及演出系列,获得了市民的欢迎。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局经过调查酝酿,出台了公益票试点剧院和开展公益性演出资金补贴的政策,在全市的剧院引起了积极反响。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大剧院率先响应,年末的两次低价票集中发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票。大宁剧院、城市剧院等开业伊始便自觉筹划举办质量高、知识性强、票价低的专场系列,“走进大宁”“城市之光”等正在与东方市民音乐会、星期广播音乐会等老品牌,共同刮起“高贵不贵,文化亲民”的演出市场公益风。

  剧场定位 应有特色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上海的剧场还将不断增多。不久前公布的虹桥国际舞蹈中心、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京剧院新址、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都将为市民提供欣赏艺术的全新剧院。已经形成改建方案的美琪大戏院、目前已落成的长江剧场等一批老剧院,也将以新貌迎纳观众。不过,上海剧场体量的扩容,并非等于观众数量的增加。如今,人们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已成趋势,观演的选择指向相当明确,因此,剧场群落如何建成特色,也成为文艺界人士和广大市民关心的话题。“听交响,到东方”“看京戏,去逸夫”,构成了剧院响亮的品牌效应,不少剧院在运营中逐渐形成特色,成为演艺圈和爱好者们定点场所。但是,仍然有很多剧院陷于定位模糊的误区之中,由于缺乏特色,人气不足,票房也十分冷清。年末,许多剧院节目琳琅满目,还不得不婉拒演出商租场,但有些剧院却黑灯瞎火,无戏可演。

  盘活资源 各领风骚

  据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吴孝明透露,兰心大戏院正在进行内容规划,将以演出上海风貌的节目为主,即将开业的长江剧场也将恢复话剧演出特色。上海的地标性剧院,以名家名团的精彩演艺为城市营造着经典一流的艺术氛围,依托于城市大环境的中小型剧场,同样能以专业特色,打造为各领行业风骚的演艺平台。据悉,黄浦江中心城区坐落着10幢历史悠久的剧场建筑,多年来,这些剧院为配合城市改建开开停停,逐渐被人们淡忘。今年初起,有关部门已启动把老剧场群落打造为“东方百老汇”的规划,但是,由于各家剧场的产权归属和用途各异,存在重重困难,尚停留在协调阶段。如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已经吹响,以创新思路盘活老剧场资源,对重振上海“演艺大码头”的人气,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公众服务
   第A28版:法治视窗
   第A29版:职场方圆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6版:资讯生活·旅游
书写“演艺大码头”的新辉煌
一等奖不再空缺
张智成自掏腰包做唱片
观照现实 注重原创
孔子雯放歌《家乡的月亮》
“人文震泽”写生作品展开幕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1书写“演艺大码头”的新辉煌 2011-12-20 2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