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股市令人失望。上证指数昨天定格在2199.42点,年跌幅为21.68%,是沪市20年历史上第三大年跌幅。
是什么导致今年股市跌跌不休?未来股市又会如何发展?记者选取全球、历史、未来三个角度,盘点2011年沪深股市。
全球股市“得流感”A股跟着“发寒热”
2011年年初的时候,大多数人对股市并不悲观,总觉得是有机会的。然而,一年过去了,竟然没有多少投资机会,因为股市跌跌不休。
如果说2008年的下跌是疾风骤雨,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今年属于“钝刀子割肉”慢慢下跌。上证指数今年以2825.33点开盘,4月份最高冲到3067.46点,随后沿着下降通道缓慢下跌,几乎没反弹,到本周三创下今年最低点2134.02点,最终报收2199.42点,年跌幅为21.68%。9个月下跌近千点,消磨了投资者意志,大部分人已失去耐心和信心,低迷的成交量说明了这一点。
该如何看待表现很差的A股?是一个单独个案,还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我们先看看全球股市2011年的表现,将沪深股市放在全球市场中进行比较,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2011年全球经济极为动荡,是历史上一个很糟糕的年份,不断升级的欧债危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失去3A评级、日本强地震等等造成股市大震荡,这一年全球绝大部分股市是下跌的。
先看美国股市,尽管一年中也有多次大幅震荡,但是,四季度美国股市大幅回升,最终使美国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道琼斯指数年涨幅大约是6%,已连续3年上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 则基本与上年持平。
“重灾区”欧洲股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欧洲三大股市中,法国CAC指数下跌17%,德国DAX指数下跌15%,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5%。欧洲一些非主要股市跌幅则更大,如意大利、葡萄牙股市今年下跌26%左右、奥地利股市下跌34%。
亚洲股市同样表现不佳,日经225指数今年下跌了17%、韩国股市下跌了10%。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下跌了19%、台湾股市下跌了21%。
再看一些新兴国家股市,金砖四国中,印度股市2011年下跌23%、俄罗斯股市下跌22%、巴西股市下跌18%。其他如阿根廷股市下跌了30%。
2011年全球股市总体是下跌的,沪深股市也不例外,而上证指数也不是全球跌幅最大的指数。就跌幅而言,上证指数今年的跌幅,与欧洲的法国、亚洲的日本,金砖四国的印度、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比较接近,甚至走势形态上都有几分相像。比如,法国股市今年回到10年低点,今年收盘位置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收盘位置及2002年收盘点位差不多。日本股市今年收盘位置与2008年、2002年收盘位置基本一样。
经过以上横向比较,会发现上海股市今年的表现与全球大部分股市表现是一致的,可以说,A股市场的糟糕并不是偶然的。
上市公司业绩“不给力”A股上演“史上第三跌”
将今年的沪深股市放在20年历史中考察。从跌幅看,上证指数2011年21.68%的跌幅,很不幸成为沪市20年历史上第三大跌幅,仅次于2008年65.39%的年跌幅和1994年22.3%的年跌幅。沪市22根年K线中有10根是阴线,但大部分年跌幅在20%之内。纵向比较,已经说明2011年股市是很差的一年。
为何今年股市低迷?有人说因为新股发行太多,有的说因为大小非不断减持,有人说因为上市公司不给投资者回报……这些可能都是股市下跌的因素,但可能并非主因。就说新股发行,今年新股发行规模与去年比是下降的。2011年沪深股市发行277只新股,募资2756.96亿元,比2010年的347只新股、4883亿元募资额分别下降20%和43.5%。而且停发新股并不意味着股市就上涨,2004年和2008年都停止过新股发行,但股市仍是下跌的。
其实,现在的A股已不是10年前的市场了,经过2005年的股改,现在的沪深股市已是全流通的市场;一大批蓝筹公司上市,沪深股市的营业收入已占中国GDP的半数。沪深股市已是与国民经济有极大关联的股市,与世界经济也关系密切。
中国经济降速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第三季度几乎半数公司业绩同比零增长甚至下降。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业绩很可能较差。因此,今年股市下跌,宏观经济影响是重要因素。
展望未来上涨有基础股民盼“快乐A股”快来
回顾2011年股市,分析下跌的板块,可以发现2011年股市实际上是一次结构性调整,而这又孕育着未来的投资机会。
指数就能说明这种结构调整。2011年跌幅大的是深市,深证成指年跌幅为28.41%,中小板指数年跌幅为37.09%、创业板指数年跌幅为35.88%。我们看到,以小盘股为主的中小板、创业板在2011年都出现了较大跌幅。而这两大板块,2010年都是上涨的,这使得这些小盘股股价偏高,市盈率过高,存在泡沫是客观的事实。
这类股票2011年大幅下跌是股市又一次挤泡沫,今年约有一成股票股价被腰斩,其中半数是中小板、创业板的小盘股。另一个跌幅较大的板块是ST板块,这个板块今年上演“过山车”,上半年上涨,年底在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的影响下,ST板块终于被打回原形,股价大跌。
反观绩优大盘股成为抗跌英雄,银行股表现强于大盘,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多只银行今年是上涨的,300银行指数今年跌幅只有4.52%,属于跌幅最小的指数之一。由大盘蓝筹股组成的上证50指数今年跌幅也只有15.91%,跌幅小于上证指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2011年的跌幅也较小,就是说,那些市盈率已处于低位的大盘蓝筹股,在2011年表现好于大盘,而估值过高的小盘股则在2011年完成补跌。
显然,2011年股市是个结构性调整年,价值投资正在回归市场。挤泡沫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为将来股市的上升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个没有泡沫的股市未来才会上涨。
按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2011年底上海股市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是历史上年底市盈率最低的一年,也是近10年第三次年底市盈率低于20倍。之前的两次(2005年底的16.33倍和2008年年底的14.85倍),第二年沪深股市都出现了大幅上涨。那么,站在未来的股市看今天,我们不必悲观,痛苦的结束就是欢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