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浙江海宁人,生于1919年,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1947年,与钱学森在上海结婚,共同度过了六十余载,他们的婚姻被誉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密友,两人幼时曾在两家的聚会中共同唱起《燕双飞》,唱得四个大人都大笑不止。蒋英曾过继到钱家,改名钱学英,一度与钱学森以兄妹相称,但后来蒋英的父母后悔了,想把她要回去。钱学森的母亲答应放蒋英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钱学森曾经这样评价妻子。
蒋英曾在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后又赴瑞士研究“和音学”,1944年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1947年,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个人音乐会,由钢琴名家马果斯基担任伴奏,反响极好。多年后,表弟金庸撰文评论她:“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
1947年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结婚,婚后在美国波士顿安家。1955年,蒋英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后蒋英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研室主任、声乐歌剧系副主任,培养了26名学生,大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过骄人成绩,其中包括吴雁泽、祝爱兰、傅海静、多吉次仁、杨光等。据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透露,老师蒋英无论在事业还是在人品上都令人尊敬,“后来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她还是关心学生,甚至关心学生的学生,学生们唱得好,她比什么都高兴,她一辈子的生命就捆在了声乐教育上。”此外,蒋英还著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与人合译《肖邦传》《舒曼传》等。
因为身体原因,去年12月的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蒋英未能参加。钱学森图书馆官方微博表示,“在筹建钱学森图书馆的过程中,蒋英女士多次接受我们的访问,并亲切会见参加筹建的同志们,给予鼓励和支持。还和家属一起将钱老生前大量的珍贵文献、实物无偿捐赠给交大。”
音乐界和很多普通网友都表达了对蒋英逝世的惋惜,青年歌唱家沈洋在微博中写道,“蒋英先生今日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到了另一个世界再次和钱先生相会,彼此继续着艺术与科学的传奇,默哀”。有网友则留言说:“祝敬仰的两位老人家,在天国续写幸福!”
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