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热”、“英语考级热”在基础教育阶段肆虐,让许多孩子深受其苦,个别机构则赚得盆满钵满,上海教育部门及时喊停这种害民图利行为,是对孩子身心健康负责任的体现。但“考级”热背后还有名校“凭证书择生”这个病根在,如何因势利导,同样需要教育部门以教育评价机制创新来回应,否则不拼证书,就会拼爹妈,一些名校早已悄悄把父母学历当作择生标准了。
近年来,一些高校提前录取考试、面试中,已经借鉴海外经验,出现不少非标准答案考题,考的是学生们逻辑、分析、推理等创新素质方面的能力,可见,高校已意识到创新能力是社会急需的人才素质。而海外教育实践也早已为客观评价孩子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丰富全面的评估机制和手段,已可以较全面评定孩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的创新特长,非标准答案考题只是其中之一。
希望上海教育部门及时借鉴全球经验,以创新力测评体系为突破口,把孩子提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艺术创意能力、动手能力等早日列为客观评估内容,把高考指挥棒从应试教育指挥棒逐步变为素质教育指挥棒,让更多校长、教师把教育方法从题海战术变为启发式教育,把孩子真正从课业负担里解放出来,不再靠愤怒小鸟来周末减压。
(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