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奥运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漫长的20小时
本报特派记者昨伴随刘翔父母一天
■刘翔,悲壮地倒在运动场上图CFP
■刘翔父母昨在电视机前关注着儿子的比赛     特派记者 厉苒苒摄
  伦敦眼·焦点

  对于所有喜欢和支持刘翔的人来说,北京时间昨天下午,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的伤退一幕,就好像是一场噩梦。 

  2012年8月7日,本报特派记者始终伴随刘翔父母,在他们的伦敦住地,共同经历了这漫长的一天……

  一种不祥的预感

  时间:8月7日凌晨1:00(当地时间)

  月明星稀,夜微凉。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刘翔爸爸刘学根正低头闷闷地抽烟。烟头忽明忽暗,刘学根的脸上一片凝重。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刚刚接到刘翔团队打来的电话,“情况不算太好……”电话那头,没有透露具体的情况。 

  身边的人都看得出,这几天,刘学根瘦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常常在半夜起床,走到屋外抽烟想心事,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刘学根说,来伦敦后,自己感觉心里没着落似的,总放心不下。“我有点不祥的预感。” 

  来到伦敦近20天,刘翔父母始终都没见到儿子。他们抵达伦敦时,刘翔去了德国训练。8月3日,当刘翔入住奥运村时,爸妈却去了瑞士。 

  “很想听听儿子的声音,但又怕跟他说话,只能通过教练了解情况。”20天来,刘学根每天一个电话和刘翔团队保持联系,其间与儿子互发了几个短消息。然而从团队那里得来的消息,却让两人的欧洲之行怎么都轻松不起来。“他们告诉我,刘翔的旧伤,在来这训练的一个月里越来越疼。” 

  听到这一消息,刘学根夫妇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行程,赶回来看望儿子,考虑再三却没这么做。“一来怕影响刘翔备战,二来也怕给他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在洛桑奥林匹克体育场,刘学根夫妇找到当初刘翔破纪录后留下的两块纪念碑,拍了照片,传给刘翔。“希望他能带着那时一样的好运和好心情,走进奥运赛场。”

  似曾相识的表情

  时间:8月7日上午10:10

  预赛已经开始,史冬鹏、理查德森、罗伯斯等人相继亮相。房间里所有人都不再说话。刘翔妈妈吉粉花拿出纸笔,戴起眼镜,边看电视边认真记录每个人的比赛成绩。 

  “叮铃铃……”刘学根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在这关键的时刻,若非紧急情况,不会有人打来电话。老刘接起电话没听几句,他的脸色刷一下白了。 

  电话那端是刘翔团队的教练,“情况不太好,脚还是痛。”短短几个字,好像几记重拳,重重地打在刘学根的胸口。 

  想起一个半月前去莘庄基地给儿子送行的时候,刘学根怎么也想不通,儿子怎么眨眼又变成了四年前的模样。 

  运动员依次入场,电视给了刘翔特写。看到电视上儿子的脸,刘学根夫妇的脸色不约而同都变得更难看了。儿子的这个表情似曾相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是北京奥运会他退赛前的样子,一模一样。”

  谁也无法预言未来

  时间:8月7日上午10:45

  起跑——跨越——摔倒,那个痛苦的瞬间发生后,屋里所有人都懵了。“翔翔……”吉粉花的眼泪汹涌决堤,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 

  整个人几乎都凑到电视屏幕上了,刘学根急切想从电视转播中了解刘翔更多的情况。 

  身边,刘翔妈妈已经哭成了泪人。刘学根一个人喃喃道:“如果早两个月比赛,那该多好……”这句话,他反复念叨。 

  两个月前,是刘翔前往美国参加尤金钻石联赛的时候。在那场比赛中,刘翔在超风速条件下跑出平世界纪录的12秒87。 

  生活没有如果,谁也无法预言未来。

  泣不成声喊爸爸

  时间:8月7日中午12:20

  刘学根是从别人的安慰电话和记者转述的微博中,才知道最后时刻发生的一切。 

  刘翔摔倒在跑道上后,强忍剧痛,自己从地上艰难地爬了起来。从起点到终点,最熟悉的110米距离,他单腿跳到最后,然后俯身亲吻最后一个栏架。 

  那个吻,仿佛是告别仪式。转身离开,刘翔的背影令人心碎。看到刘翔坐在轮椅上被推离赛场的镜头,好不容易才平复心情的吉粉花再一次泣不成声:“翔翔都已经不能走路了,那该多痛啊!”母亲的心揪成一团。

  电话再次响起,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的号码——那是刘翔的号码。拿起电话,刘学根的手有点发抖。还没有发问,就看到两行眼泪从刘学根的脸上滚落。 

  几分钟后,他才说:“在刚才的电话里,刘翔哽咽着叫了两声‘爸爸’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悲伤浓得化不开

  时间:8月7日晚上8:00

  赛后第一时间里,姚明给刘学根打来电话。他说:“刘翔所经历的一切,我也曾经历过的。我能够体会刘翔的痛苦,但他已经是运动员中的榜样。希望刘翔能够站起来。” 

  即将启程回家的何雯娜妈妈也在临走前,赶来安慰刘翔父母。两位母亲抱头痛哭。那场景看了让人心酸。 

  手机不断响着——这几乎成为房间里唯一的声音。一根接一根抽着烟,刘学根眉头紧锁,低头回着短信。眼前的烟盒,已经空了两个。事实上,从比赛结束后,他几乎一直保持这样的动作。“谢谢关心,我们没事。”这是他短信发得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奥运村的有关规定,今晚,刘翔父母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儿子身边。虽然他们的住地与奥运村只有半个小时车程,但此时此刻,对他俩而言,最亲爱的儿子却远在天边。 

  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后,当刘学根在医院终于见到儿子时,儿子埋头抽泣的镜头让他心痛至今。而现在,相似的情况再一次上演,他甚至有些害怕去面对。 

  窗外,伦敦的天空被漫天阴云笼罩,层层叠叠就像心头浓得化不开的悲伤。 (本报伦敦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奥|运|特|刊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地产专题
   第B15版:地产专题
   第B16版:职场方圆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人物专题
   第B20版: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悲情谢幕 英雄无悔
最漫长的20小时
开始新的生活
永远的战士
跟腱没断裂 两端有撕伤
跟腱受伤是最难治的伤病之一
新民晚报奥运特刊A17最漫长的20小时 2012-08-08 2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