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网恋确实提高了差异性
为了了解网恋的差异性,有人对2670对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夫妻进行调查,将其中因为网络认识的夫妻和传统方式结识的夫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网络认识的夫妻之间在年龄、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远远大于传统方式结识的夫妻。
尽管恋爱的基本法则依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互联网的特性本身就是鼓励差异性。该调查的作者们解释说,网恋之所以正在改变“相似性”的恋爱法则,主要原因是互联网能够把以前不同相遇的人带到一起。
第七,第一个信息最好短一些
怎样的信息才能获得较高的回复率呢?一个婚介网站对500000成员之间发出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受者只回复了30%的男人发给女人的信息和45%的女人发给男人的信息。最终引发一个对话的比例更低,只有20%的男人发给女人的信息引起了对话,30%的女人发给男人的信息引发了对话。
三分之一的反馈率也得到了学术研究的支持,不过部分原因是许多网恋账户是被遗弃不再被人使用。有人发现长信息对提高男人的反应率有一点点帮助,而对女人完全没有帮助。所以,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写一篇论文,打个招呼然后让他们去看你的自我描述。
第八,感情更够增加吸引力
一项关于网恋的研究发现,使用充满感情的词汇——如太激动了、太棒了等——会给男性和女性留下好的印象。这项研究也检验了自我暴露的作用,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人们更喜欢相对低调的自我暴露。
第九,网络对话后,51%的人会见面
尽管不是所有的人,但是大部分人网络对话的目的是见面。一项对759位网恋者进行调查发现,51%在网络对话后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后会寻求面对面的约会。实际上,许多人把见面看成是网络交流的最终阶段,见了面以后要确定的是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像他(她)说的那样?如果是,两个人之间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这个阶段完成两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才开始。
第十,挑花了眼
尽管许多研究都谈到了网恋的优点和好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项针对132位网恋者的调查表明他们花在筛选个人介绍、发送邮件上的时间7倍于传统的网下了解对象的时间。一部分原因是网络挑选对象类似于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由于其庞大的商店“空间”使部分网购者花费比传统购物方式更多的时间挑选,总感觉下一个页面有更好、更便宜的商品在等待。网恋者也是如此,看看这个人的自我介绍,掂量掂量,总觉得不想错过后面更好的。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更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真正高质量的虚拟约会系统。
网恋到底管不管用?
这方面的数据依然不多,比如有调查发现,29%的调查对象通过网络找到了他们的长期的严肃的关系;一项跨国调查发现英国6%的已婚对象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这个比例在澳大利亚是9%,西班牙5%。但是,如果只看年轻人群就会发现这个比例高得多:
在美国,26岁到35岁的夫妻是通过网络相识的。
在英国,19岁至25岁的已婚人群21%第一次相识是在网上。
如果你追求的是长期的、稳定的关系,网络当然对你会有帮助,尽管对许多人而言,网恋依然充满了欺骗、不诚实、和怪异。也有些人的热情被如此的回复率所扼杀。但是我们依然想告诉你大多数网恋者是相对诚实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能成功的。
魔鬼心理实验室主持人
张结海 实验心理学家,在国际、国内权威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个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曲玉萍 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讲师,法国政府青年社会学精英学者,CNRS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