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刚满7岁的医疗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六成。记者走进张江“药谷”探寻其成长基因——
找到市场空白 用“骨水泥”重塑脊椎
马亚宁
  公司成立短短七年,已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今年6月的上市首日,股价暴涨逾6成,发展增势强劲。作为张江高科技产业东区的首家上市企业,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貌不扬,却深蕴着独特的创新密码,爆发力十足。昨天,记者走进张江“生物医药谷”,寻找这家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生长基因——创新。

  瞄准骨质疏松患者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容易在很小甚至无创伤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其中,脊椎是最常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仅上海地区6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中,椎体骨折发生率为21.10%。根据我国中老年人口增长数计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每年新发病数约180余万人。由于外科常规手术“伤筋动骨”风险大,我国多数患者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疗,长时间卧床,结果引发各种并发症。

  随着脊柱影像和外科微创技术的进步,一种先进的椎体成形微创介入疗法应运而生:通过球囊型骨扩张器恢复椎体高度,在椎体内形成空腔,然后填充“骨水泥”重塑椎体强劲。其创伤小,进针部位切口不到1厘米;见效快,术后几小时即可行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普及。2002年,我国首次出现椎体成形微创介入疗法,手术效果佳,但整个手术产品全部依赖进口,费用高达十余万元,普通患者难以承受。

  填补微创疗法空白

  几位在美留学的中国年轻人,敏感地觉察到其中巨大的市场落差:我国拥有较美国更加庞大的骨质疏松患者群,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产品的使用量却只有美国的1/5。于是,聚焦椎体成形微创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与转化创新,毅然回国创业,创立了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填补椎体成形微创介入疗法的国产化空白。

  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必须过硬。自2005年创立之初,凯利泰一直紧紧围绕骨科脊柱类产品深入研发,核心技术的形成经历了“整体部件进口—球囊进口、焊接组装—整体自主生产加工”三个阶段,独立开发出高压球囊成形技术、高压管材与球囊焊接技术、系统化工具设计制造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等一系列核心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欧洲。

  “三人组”各司其职

  仅有高精尖的技术,企业发展依然孤掌难鸣。凯利泰深知资金和市场,同样是创业企业的立命之本。公司最初的创业“三人组”就是思虑周到的完美组合:一位来自美国硅谷的技术精英,一位有着海外投资背景的“资本先知”,一位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浸润十多年的市场达人。“从一开始,公司就采取‘股权养人’的机制,即核心团队成员均是公司股东,利润均沾,风险共担,高层的人力成本很低,大大缓解公司创建时期的资金压力。”总经理袁征说。

  为了让更多骨质疏松患者和医疗机构了解先进的微创治疗,且价格较进口器材下降三分之二,凯利泰积极开拓市场销量的同时,未雨绸缪地培育着潜在市场:开展公众医学科普,让更多患者知晓骨质疏松治疗的基本常识和技术发展;组织医生和专家,研讨微创疗法的手术指征和应用规范等,让医疗机构紧跟国内医疗器械发展的最前沿。

  “因此,短短几年内,公司产量连年增长,产品已经覆盖国内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并出口至欧洲、美洲,使数万名患者摆脱了患病的痛苦。”袁征说。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特别报道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职场方圆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家居装潢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新闻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人才/品牌教辅
   第B19版:新智
   第B20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1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生活
找到市场空白 用“骨水泥”重塑脊椎
明起婴幼儿配方食品禁加牛初乳
中小学生演绎红色经典小故事
严防患者信息外泄
跟“蜘蛛侠”学功夫
企业家高峰论坛今天在沪开幕
自习室收“占座费” “吊瓶班”收注射费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找到市场空白 用“骨水泥”重塑脊椎 2012-08-31 2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