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的4个菜市场走来80名业余“运动员”。他们自愿报名参加江浦社区菜场运动会。“我来上海10年了,第一次有机会走出菜场,参加上海市民运动会,别提多开心了。”刚刚参加完拔河比赛,菜老板颜开龙用胳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大汗珠,脸上满是喜悦。
菜老板成“大力士”
“一二一”,“一二一”,盐阜菜市场的10个彪形大汉连闯三关,把菜场运动会的拔河冠军揽在了自己的手中。“小意思!”走下赛场,颜开龙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老颜49岁,江苏盐城人,来上海后就在菜市场里当起菜老板。在队友中间,他皮肤黝黑,是最壮实的一个。隔着老远看过去,他最显眼。走出菜市场参加运动会对每一名选手来说都是节日,老颜特地穿上了儿子买的红色袜子,上面还绣着一个“福”字。
“卖菜是菜场里最辛苦的活,每天凌晨1时半就得起床,晚上7时半收摊后才能回家。有时到家累得脑袋贴在枕头上就能睡着。”颜开龙不是在叫苦,他说能为这个城市居民服务,挺开心。
这是老颜一生中得到的第一个冠军,他心里美滋滋的,准备把喜讯告诉儿子。“拔河运动挺适合我们这些菜老板的。你想,我们从批发市场买菜,再运进菜场,一天要搬3000斤的重量,能没力气嘛。”老颜举起了双臂,全是肌肉。“我一只手就能拿起150斤的菜。”他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会抓泥鳅的“宝贝”
“我是冠军,我是冠军。”人群中冲出一个“小毛头”,手上还沾着水珠。菜场运动会是大人的天下,也是孩子的乐园。“小毛头”和他的小伙伴参加的是菜场运动会儿童摸鱼比赛。几个小家伙有的是菜老板的孩子,有的是卖豆腐的女儿,拿冠军的小朋友叫曹泽源,是盐阜菜市场管理员陈红俊的儿子。
“小家伙就是爱动,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还参加了学校合唱队。”陈红俊看着孩子喜不自禁。“他还是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二年级的中队长。”
小泽源虎头虎脑,伙伴们抓泥鳅,用手一次只能抓几条。他可好,双手摊开,一捞就是几十条。比赛结束时,其他几个小朋友抓起来的泥鳅加起来也没有他一个人多。
多年前,小泽源随父母来到上海,从小就在菜市场长大。这些年,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十分照顾,时常派老师到菜市场给孩子们讲故事、补课。“今后,我们希望这样的运动会能定期举行,让孩子们更融入上海的生活。”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