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荣威E50这样一台只吃电、不喝油的纯电动小车,具有慢充和快充两种充电模式,为它装上“中国心”的,正是昔日的底特律汽车工程师协会主席傅振兴。昨天在安亭的上汽捷能公司动力系统部里,数十个技术人员在电脑前忙碌,偌大的办公场所就像一套汽车动力系统,宁静中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在这个上汽“种绿”的核心之地,记者推开总监傅振兴博士的办公室门,一眼就看见台历上的10、11两个月被浓重的红笔画了一个圈。傅振兴告诉记者:这是上汽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车荣威E50计划上市的月份。
1984年就作为公派生出国的傅振兴,2008年底走进安亭汽车城前,刚刚告别了留美的妻儿和克莱斯勒的同事们。告别生活、工作了20多年的美国,傅振兴听到了无数的挽留声音,看到了无数的惋惜眼神。在不少人看来,找到好工作再举家移民是留学生的好归宿,但年纪已经不小的傅振兴却临时选择“放手”,多少让人觉得意外。
但在傅振兴看来,拳拳报国心远比优越的生活更让他“无愧于心”,尤其在得知祖国也把新能源战略列入国家战略层面,了解到中国车市“老大”上汽也要造纯电动轿车时,傅振兴就毫不犹豫地带上他的6项发明专利,飞了11864公里来到上海。之前,电机转矩速度变化时存在安全隐患,是制约上汽混合动力车的质量瓶颈,而全世界对此最熟悉的莫过于傅振兴,因为他是3层电驱动系统转矩安全策略的首创者。为此,傅振兴自信地给电机驱动系统(相当于汽车心脏的动脉)“开刀”,设计了“不再出错”的电机保护层。可电机本身不再出错,万一给电机指令的微机给出错误的指令怎么办?傅振兴又给微机设计了保护层,确保微机每个指令都能正确到达电机。但此后傅振兴又往深里再想:微机靠内存发指令,如果内存受温度、振动及老化等客观环境的影响,瞬间“粘连”甚至“睡觉”怎么办?为此他又设计出通过另一台微机对发指令的微机内存及程序进行监控,使电机转矩永不出错。正是这种自主研发的“连环锁”,成为了上汽与对手竞争的“撒手锏”。
“读小学的老二整天玩游戏机!”妻子曾恳求他立即回美国去,可傅振兴鼻子一酸却只能挂断电话,因为那时正是对纯电动车进行加速测试最“难熬”的日子。回上海仅仅4年,傅振兴的发明专利就达十多个,超过他在美国20多年的总和。但荣誉和鲜花并不能缓解他对家人的思念。傅振兴说,当上汽的纯电动车上路时,他想把两个孩子接到安亭来,让“海二代”看一看朝气蓬勃的中国汽车工业,“告诉他们什么叫无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