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得莱德出发,向东车行1小时左右,连绵起伏的金色山谷中生长着世上最古老的葡萄藤,也是肉商、面包师和酿酒师之路,他们流连在这片纯净土地,寻找美味的真理。
①南澳的食物崇尚自然有机
②在这里更能感悟岁月静好
③麦姬·比尔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明星厨师和美食作家
④这里出产的原材料年轻、新鲜
国泰航空的A330如巨型铁鸟,冲上云霄,南澳绿色山谷和蓝色海岸线瞬间铺陈眼底。空姐送来一盒“麦姬·比尔”(MaggieBeer)冰淇淋作为甜品,一勺下去,惊艳到咂舌:无花果肉的柔软,加上焦糖和有机蜂蜜的清甜,以及牛奶的细腻丝滑……简直是无以伦比的配搭!
对于这个小众而昂贵的冰淇淋品牌,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只有去过芭萝莎山谷的才能心领神会,正如它的创始人麦姬·比尔说的那样:“每种口味都是历练过的……说到给成熟品味人士的成熟冰淇淋,这才是真东西。”
麦姬·比尔女士的农场餐厅
麦姬·比尔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明星厨师和美食作家,曾被评为2009年度人物。她和丈夫上个世纪70年代便在芭萝莎山谷开了属于自己的餐厅,食材全部取自本地,还有自己的农场,饲养家禽、种植蔬菜瓜果和装饰用的鲜花,相当成功。
餐厅最出名的恐怕要数“家常野鸡肉派”,人们不晓得她怎么会把面皮做得那么棒,她也非常乐于把制作方子与大家分享,还把它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但没人能做得像她的那么好吃,所以还是愿意聚集在她家餐厅里一饱口福。
尽管麦姬在阿得莱德市里也开了餐厅,但芭萝莎山谷里的这家老店仍然每天食客盈门。除了经典的野鸡肉派,人们还指名要尝她做的迷迭香面包、木瓜酱、酸果汁和冰淇淋。
农场餐厅临湖,湖水碧蓝,四周桉林起伏,水鸟飞翔。坐下,晒太阳,走神,等待每天下午2点开始的自产食材烹饪演示。
顺便要一盒冰淇淋——离开澳洲再吃到的机会就少了。每种口味都藏有玄机,食材原料的搭配往往出乎意料,比如香草豆配接骨木花,光是听听名字,已经浮想联翩,尝一口顿时觉得生活美好。
紫色薰衣草也入食
当19世纪欧美葡萄园大面积遭受着根瘤蚜虫席卷之时,由于澳大利亚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形,芭萝莎山谷这里一切安然无恙,因此得以保存下全世界最古老的葡萄藤,成为全球著名葡萄酒产区之一。大的酒庄如杰卡斯、奔富、禾富,小的酒庄如TheLane,无论大小,无一例外都有极棒的餐厅,菜式出色,眺望万亩葡萄园,所谓美食美酒美景。
这个季节来到芭萝莎,除了一家挨一家地在各个酒庄品尝世上真正的好葡萄酒外,最值得做的事情还有去各个农场做客。因为历史上南澳鼓励自由移民的政策,来自欧洲的老移民不仅带来了葡萄藤,还在这片山谷繁衍了子孙和欧洲饮食文化。
距离麦姬·比尔农场不算太远的林道薰衣草农场,占地5英亩,种植了90多种不同的薰衣草品种,是整个南澳大利亚最大的薰衣草农场,仿佛紫色海洋。农场是由1847年移民于此的德国家族建起的,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有巨型花田,还拥有餐厅、咖啡馆和薰衣草厨房。
艳阳如金,花海摇曳。只需一点点时间和一点点想象力,它们就会变身成为薰衣草饼干、薰衣草下午茶或者是紫色的四道薰衣草烛光大餐。
带露水的芭萝莎农家市场
每星期六清晨,位于安格斯顿附近的维特那小屋一带便热闹起来,芭萝莎山谷里的农夫农妇们早起下地,将还带着露水的水果蔬菜采摘下,一路驱车过来,在农家市场上摆起五颜六色的小摊。
他们对我说:“忘记例行公事的早餐吧,就算是煎蛋、熏肉,也要吃真正好吃的,起码是最新鲜的!”于是我手握一杯热拿铁,坐到木头长板凳上晃悠腿,在酸辣酱和烤水果面包的香气中迅速迷失。
芭萝莎山谷中的农家信奉:什么季节,就要寻找属于这个季节的味道。与北半球的深秋恰恰相反,南澳正走入春末夏初,于是农家市场配合时令,给出只属于芭萝莎的本地食材采购单:
春果有威廉姆斯女士苹果、史密斯奶奶苹果、粉红淑女苹果、约瑟芬梨、派克汉姆梨、塞维利亚血橙、橘橙、柠檬……春菜有卷心菜、芹菜、苤、菠菜、红菜头、红萝卜、欧洲防风草、南瓜、鳄梨……
它们年轻、新鲜、精神抖擞,远不是那些超市里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瓜果蔬菜可以比拟的;农夫市场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开到中午十一点半,它们有足够的时间不慌不忙被带回各家各户厨房,从地里到餐桌,不过一顿饭的工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