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新民环球/博览
     
本版列表新闻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的日常生活与邦德很相似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007”之父秘密生涯
唐昀
“007”之父弗莱明
首部“007”电影《诺博士》海报
最新“007”电影《天幕坠落》海报
  看过“007”电影的人或许不会想到,詹姆斯·邦德这一经典间谍形象构思于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破旧杂乱的办公室里。

  伊恩·弗莱明1945年至1962年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部经理,其间创作的“007”系列小说获得巨大成功。他在塑造邦德时融入自己的记者经历,与邦德分享共同的爱好:豪车、枪械、美食和名酒。

  今年是“007”电影问世50年,《星期日泰晤士报》翻出尘封档案,披露弗莱明的秘密生活。

  组建报道团队

  从陈年档案中翻出的员工卡显示,弗莱明1945年11月起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部经理,年薪4500英镑,外加500英镑津贴,合计相当于今天的20万英镑。获得这份工作不仅因为他拥有毋庸置疑的工作能力和广泛的人脉网络,也因为他与报纸所有人凯姆斯利勋爵私交甚好,是桥牌桌上的牌友。

  在“007”系列第三部小说《太空城》中,弗莱明十分罕见地把故事场景设置在英国,描写了邦德两次任务间隙在伦敦的生活,与他本人的日常生活十分相似:办公时间灵活,约早10点到晚6点;晚上与好友打牌,或者选一名心甘情愿的有夫之妇卿卿我我,不过绝不会动真情;周末打高尔夫,争夺高额奖金……用报社同事戈弗雷·史密斯的话说:“这份工作非常适合他。”

  在弗莱明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信使通讯社”的全球站点,80多名驻站人员名单列于地图边缘,用虚线连接到各自驻在国。这支庞大的报道队伍由弗莱明一手创建,服务于整个凯姆斯利报业集团,彰显了“征服世界的野心”。

  这支报道团队共有80多人,大部分由弗莱明亲自招募,其中包括后来撰写了多国间谍史的著名记者兼历史学家唐纳德·麦考密克。档案显示,弗莱明给他开出的年薪达1000英镑。

  弗莱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编撰《凯姆斯利报业参考书》,旨在帮助刚入行的新人尽快“上道”。他在书中写道:“报道你所在地区的所有重要事件;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是:1、国际重要性;2、对英国的影响;3、人们的兴趣(尤其是关乎海外英国人的事件)。”

  “争取第一个抢到新闻,但前提是不出错。”书中如此强调。

  招募间谍记者

  弗莱明的记者队伍中,不少人和他一样曾供职于不同的国际机构,与情报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情报官员安东尼·卡文迪什在回忆录中证实,弗莱明热衷于在英国军情六处间谍中招募驻外记者。

  报社同事史密斯也相信,弗莱明在记者队伍中安插了一定数量的间谍。“麦考密克和负责监督我们出差行程的威廉·托德都在战后加盟报社,和弗莱明一样都来自海军。我确信,他们退役前就和弗莱明一起搞情报工作。”

  档案中有一份《彭脱里密码完全手册》附录资料的复印件,似乎也暗示弗莱明的团队与情报工作有关联。彭脱里密码出现于一战前,主要用于传送加密电报。弗莱明1945年到报社时,拥有自己的彭脱里密码wyPut,数字代号是29421。二战结束后,尽管全国性报纸竞争激烈,但还没到要用密码来传输稿件的程度。弗莱明手头有密码手册,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二战后英国情报专家、《最高机密》一书作者本·麦金泰尔说:“毫无疑问,弗莱明的记者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同时在情报机构领工资,很可能弗莱明扮演了联系人角色。”

  1995年出版弗莱明权威传记的安德鲁·莱西特表示,弗莱明是“一个大型情报组织的核心人物,他像战时一样开展活动,乐此不疲”。

  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有漂亮女人在场时,弗莱明喜欢闪烁其词、欲言又止地暗示自己有特殊身份,凸显神秘感。比如“我联络了……对不起,我真的不能说,亲爱的。”当对方表现出兴趣时,会使他与生俱来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小说源于生活

  弗莱明给《星期日泰晤士报》写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因为是报社业主的挚友,他可以写喜欢的任意话题。他最驾轻就熟的内容是间谍、犯罪、美食和佳酿,同时对社会丑陋面也十分敏感。

  他写前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和黑手党。他和赌场老千打交道,《金手指》中不少场景就来自于此,这是他最成功的小说之一。

  早在入报社之前,弗莱明就已经在构思小说《黄金眼》,讲述西班牙内战后在直布罗陀保护英国间谍网的一个秘密行动计划。他当时是英国海军情报官,能够接触到第一手军事情报,并且深受海军上将约翰·戈德福雷赏识。后者正是“007”小说中军情六处首脑、邦德顶头上司“M”的原型。

  乌娜·特鲁布拉德是弗莱明在报社的秘书,如今已年过八旬。她回忆说,二战结束后,弗莱明仍一直和戈德福雷保持密切往来。

  在她的记忆里,弗莱明是一个友善、慷慨的老板。一个周五晚上,乌娜因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被某人“扣留”在办公室加班。弗莱明知道后很生气,严厉批评了那个人。

  另一桩让乌娜印象深刻的事情是,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来拜访弗莱明时一再纠缠乌娜,希望与她共进午餐。当时乌娜还是一名刚从秘书学校毕业的年轻姑娘,难以应对这种事情。她向弗莱明诉苦,后者轻易搞定此事,既让钱德勒明白这样做不妥,又不让双方感觉尴尬。

  后来弗莱明在牙买加写小说,把原稿寄给乌娜,请她帮忙用打字机打出来。小说出版后,他赠书乌娜,并亲笔题词“致为我打印所有书稿的乌娜”。

  在小说《诺博士》中,弗莱明用乌娜的姓氏命名其中一个人物。那人在故事中很快死于非命,弗莱明特意在赠书题词中向乌娜表示歉意。乌娜说:“我感到骄傲而且荣幸,我喜欢他写的书,我丝毫不介意他把我‘干掉’。”

  健康每况愈下

  1946年刚进报社不久,弗莱明就在牙买加购置地产建造别墅“黄金眼”。后来他每年都向报社请2个月假,在此撰写“007”小说。报社人事部门档案显示:“弗莱明请求主席将薪水降低1000英镑,以便请假料理国外私人事务。”

  他在“黄金眼”别墅度过许多美好时光,但妻子安妮对此非常不满。她对英国作家伊夫林·沃说,一想到弗莱明在“炮制色情作品”,她就气得用画笔毁掉自己的画作。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弗莱明越来越厌倦报社管理工作,他的“信使通讯社”无论在规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日益萎缩。档案显示,“信使”1956年利润为1.3万英镑,几乎不够支付所有雇员工资。与此同时,他的小说开始为他赢得声誉和财富。

  他为报社做的最后一项工作是撰写系列文章《惊悚城市》,他为此周游世界,当然是由报社出资。

  在日本东京,他邂逅《星期日泰晤士报》远东地区传奇记者理查德·休。后者与情报机构有长期联系,一直有传说他是军情六处和苏联的双重间谍。他们两人结伴拜访了东京几乎所有澡堂,弗莱明写道:“花15先令就能牵手日本最漂亮的姑娘,她叫‘宝贝’,21岁,颇有碧姬·巴铎的神韵,只是脸蛋小些。她只穿了一条最短最紧身的短裤,和一件白色胸罩。”这段经历很快被搬进“007”系列第12部小说《雷霆谷》。

  弗莱明奢侈而糜烂的生活让他付出代价,健康每况愈下,1961年曾在报社会议上突发心脏病。他的侄女凯特·格雷蒙德回忆,旅行回来后,大家都感觉到他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虽然他依然言辞幽默,但背后透着伤感。

  1964年他再次心脏病发,这次他再也没有起来,倒在儿子12岁生日派对上,享年56岁。 唐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中国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国际新闻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国际新闻
   第A28版: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新智
   第B19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2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生活
“007”电影50年
他的日常生活与邦德很相似
“007”小档案
“007”缔造者
重口味作家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博览A30他的日常生活与邦德很相似 2012-11-16 2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