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群英和医护人员与几百名伤病员走出几小时后,军部所在位置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那是1941年1月5日。
1938年,群英在她的家乡福建参加了新四军,经培训后,群英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卫生部门工作。一位年长些的军人和蔼地向她打招呼,问道,“你今年多大了?”“18岁。”群英轻轻回答,腼腆让她紧张,手不知放哪为好。那军人爽朗地笑了,说,18岁来抗日,很勇敢!听到赞扬,群英笑了,心境随之放松。后来才知,那是叶挺军长。
之后的两三年,群英在军首长身旁做医疗工作,熟悉了军部既紧张又和谐的环境,军首长那种平易近人,共享患难的情怀深深驻留在她心间。
1941年元旦刚过,群英他们将向江北转移。4日,他们卫生部门部分人员和几百名伤病员先行。随同他们的还有军部的侦察员。他们从皖南的泾县云岭出发,向北行进。虽然山路丛林,羊肠小道使他们行进缓慢,但却没有遇到敌人或险阻,一路还算平静。走出两三个小时后,跟随的侦察员见一路没有敌情,便返回军部报告。大约在离开他们半天的路程时间,军部沿着他们行进的路线出发了。
激烈的枪声,伴着爆炸的滚滚硝烟不停传来。群英登上山冈,望着远处军部的位置,突感焦急。尽管他们还一时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但预感告诉他们,一定是大事。不祥顿时笼罩心头。事后才知,就在不远处,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抗战爆发后,为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寇,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共产党南方八省的部队被编为新四军。1940年底,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命令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同意皖南新四军北上。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支队九千多人,从地处皖南的云岭向北进发。5日,当部队行进到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的包围和袭击,军部被迫匆忙应战。6日,国民党第32集团军八万多人,向被围困的新四军发起攻击,蒋介石强令“彻底加以肃清”。新四军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弹尽粮绝。叶挺军长在谈判中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阵亡,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开枪打死。除约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分牺牲、被俘。
群英他们这支队伍,被敌人认为是先头的探询部队,不能打草惊蛇,而得以侥幸逃生。就在他们走出敌人包围圈不久,敌人有意放回军部侦察员,再将包围圈封死,最终形成对军部的包围态势。
1月17日,皖南硝烟还未散去,蒋介石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并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至此,蒋介石要消灭新四军的阴谋完全暴露了出来。
皖南事变让我党领导人心急如焚。“情况万分紧急,密码已经烧掉,请党放心。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看着军部发来的最后一份电报,身在苏北盐城的华中总指挥部总指挥刘少奇、副总指挥陈毅潸然泪下。远在重庆的周恩来,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在《新华日报》上写下著名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回忆往事,群英难抑激动。新四军的功绩永远铸造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丰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