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丰情缘历久弥新。近年来,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效应叠加的背景下,大丰抢抓沿海、上海、长三角、十二五、后世博等一系列机遇,充分发挥土地、区位、环境、资源等日益凸显的优势,提出以沿海策应上海、以上海提升沿海,努力建设苏中苏北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前沿阵地”。
沿海开发,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丰秉承“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理念,聚焦沿海,会战沿海,决胜沿海,建港口、聚人才,建平台、引人才,沿海发展风生水起,沿海面貌日新月异,在112公里金色海岸线上走出一条蓝色驱动的新路。
2012年7月2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大丰召开全省沿海开发推进会。与会领导和嘉宾在大丰零距离感受这座沿海城市聚焦沿海、会战沿海、决胜沿海的激情和繁忙。多年来,大丰人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坚持港口带动、产业支撑,港城依托,向亿吨特色产业港激情迈进。累计投入资金31.2亿元,建成万吨级泊位8个,开通国际远洋航线6条。到2015年,大丰港码头泊位达到38个,吞吐能力达亿吨,年吞吐量超5000万吨,初步形成海江河、公高铁为依托的交通运输新格局。
大丰致力于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港口与岸线、土地与滩涂、海洋与岛屿、风能与光能等资源优势,按照“双核一带”空间布局,以特色码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临港重大产业加速集聚,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园区合作共建深度推进。目前,江苏沿海单体最大的项目——总投资500亿元的江苏博汇完成投资145亿元,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在沿海同时推进。
蓝色旅游风靡沿海。不久前,大丰入选了首届“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名城”。如今,来到大丰港,漫步于英伦风情的莎士比亚小镇,享受奥特莱斯名品购物的乐趣,观赏丹顶鹤珍禽奇趣,吹海风、泡温泉、吃海鲜、赏海景、乘游轮……一座“现代、生态、宜居”的海港新城为你提供一个诗意的居住与休闲之地。
沪丰合作,开启产业联动集聚新天地
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效应叠加的背景下,大丰的土地、资源、政策、平台、环境优势日益凸显,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轨上海新优势。近年来,大丰以产业对接和园区共建为重点,主动加强与上海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步入了接轨上海、服务上海的快车道,成为盐城乃至苏北苏中接轨上海的先导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沪丰合作提供广阔空间。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其中,包括以金风科技、南车电机为龙头的海上风电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出口、综合服务、海洋工程、人才培训基地;以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为核心的海洋生物产业,“黄海药谷、盐土农业、蓝色旅游、海洋硅谷”四大特色板块已初具形象;热处理(汽配)、空压机、抛丸机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配套载体。
一批来自上海的新特产业和新兴园区加快落户,上海光明工业园、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孙桥农业开发区等园区应运而生。大丰已经实现了提升式的接轨,从招企业到招产业,从单个项目到复合园区,一个产业接轨上海的“大丰模式”日趋成形。
大丰与上海之间的合作全面深化,不断提升融资、现代服务业、港口、旅游的合作水平,深化推进高新人才引进、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交通、一卡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大丰与上海的一体化进程。在苏北率先与中山医院、长海医院、红房子医院等实现医保一卡通现实结算。沪丰交通一卡通得到深化和推广。同时,加强科技人才合作,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签定产学研合作协议65份,出台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政策。突出金融对接和银企合作,加强与上海投资基金、券商的合作,推动大丰规模骨干企业上市。“大丰蓝色旅游”——沪丰大型旅游专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以大丰为原型的《北上海1950》入选上海市文化重点项目一号工程和上海市委十八大献礼片。近期,一个新的产业联动集聚规划正在加快推进,沪丰合作一定会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