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泽君说,鸟类携带的病毒和细菌种类繁多,除了禽流感、西尼罗河热等常见病,更多的病目前人们还闻所未闻。近年,跨宿主传播的疫病增加,当人与鸟近距离接触后,由于人体自身没有抗体,医院也没有相应的诊断方法,容易引发致命的病变,一旦长时间潜伏在人群中,还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流行病,“捕捉、贩卖、饲养和食用,接触鸟类的各个环节都有感染疾病的危险。有些人喜欢吃野味,甚至食用没有煮熟的禽肉,寄生虫就直接经口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虫媒等间接渠道都可能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每年2月至5月、8月至11月为候鸟迁徙期,聚集的鸟群成为捕猎的重要目标。李泽君反复强调与野生鸟类近距离接触的危险性:“候鸟从西伯利亚地区出发,北方的湖水温度低,病毒存活的时间也较长。候鸟很容易感染疫病,在迁徙途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群互相接触,就会不断传染疾病。”见习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