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共同推进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近日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旅游局联合签署,长三角正携手做大“慢游”蛋糕。
放眼当下,“慢声”风生水起。“慢运动”,感受的是慢速度、慢动作,让你消耗一定体力,又不感觉很累;“慢食”,不仅仅是慢慢品尝,还能在DIY中亲历亲为,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更有“慢爱”,与一夜情叫板,与速食般的恋情告别……
最曼妙的要数“慢游”了。你看那些慢游族,绝不会一天内跟团跑三四个景点,而是或自驾,想到哪就到哪;或徒步,随心随性停停走走。这“慢游”潮,渐渐引起商家和政府重视。
政府的举措可是大手笔。由江苏省旅游局和泰州市政府举办的“美好江苏欢乐游泰州旅游月”,就大打“慢生活”牌。烫干丝、鱼汤面为代表的泰州早茶,自然是美食慢生活;听评书、看闲戏,寻民居、说风俗,成了文化慢生活;连人声鼎沸的溱潼会船节也成了水上慢生活了……
在长三角一带,上海依托京沪高铁串起一路景点,实现“快车慢游”;江苏高淳正以桠溪镇“生态之旅”申报,或成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3年内建成的环太湖“慢行风景路”,号称320公里长路程,将串起江苏浙江7市县13个景区,包含了197个自然景源和849个人文景源。此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着眼“慢游”,构筑高水准的休闲度假旅游圈,如此浩大工程,真令“慢”迷们大呼过瘾,充满期待。
快,是效率的象征,但超出极限会适得其反。旅游亦然,一路上疲于奔命,到景点浮光掠影,难有快乐的享受。但仅仅放慢脚步还不够,或许用心来体验,更能达到“慢慢走,欣赏啊”的境界,这也不枉各类主办方的一片良苦用心。
用慢生活提升幸福感,不是为图热闹,而是要改变心态。一位哲人说:“幸福就是一种心理平衡,平衡的时间越长久,幸福的当量也就越大。”如果说,“慢”是快节奏生活的“平衡器”,那么,让心灵放松、安详就是这“稳定器”的功效。
“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2007年意大利人始创了“世界缓慢日”。如今,“慢生活”已日益深入人心,而“慢游”,恐怕将会成为今后国内旅游市场的生力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