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债券型基金今年来平均收益在5%之上,其中封闭债基状元工银四季年内收益高达12.81%,而工银添颐A/B也分别以12.88%和12.26%稳居同类前两位;货币基金A类和B类年内平均收益已分别达3.7543%和3.9237%,均创历史新高;而今年来面世的短期理财债基更后来居上,年末年化收益率有望在4%,其中领跑者工银14天B运作期的年化收益率长期保持在4%左右。
固收类产品的赚钱效应吸引投资者以不同方式“吃债”。有理财人士建议投资者,冬藏时节把握“债机”,最好秉承取长莫忘补短的原则。具体看来,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等债基品种由于所持投资标的期限较长,长线持有魅力更易凸显,适宜作为中期装备.
而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主要投资流动性较强的现金、银行通知存款等品种,则适合作为现金管理利器。尤其是期限在两周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更强,但收益却明显高于活期利率,适宜作为让闲钱不闲置的升级品种。工银瑞信14天理财B和工银7天理财B最近两期的年化收益率则分别为3.99%、4.14%和3.76%、3.83%。稳健的业绩助推工银短期理财基金规模持续领跑短期理财市场,目前在该领域占据超20%的市场份额。
不过,从目前已有短期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看,两极分化态势开始显现,其年化收益率首尾差距在1.5个百分点左右,为此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择优进驻。
展望后市,工银瑞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江明波明确指出,赚钱效应在债市。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体量巨大的理财基金将拥有单一客户所无法拥有的谈判优势,随着短期理财债基阵营的日益壮大,未来或将呈现“基金规模-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