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做主角
大学第一课是学会“研究”
易蓉
  “如果把手机比作建筑,手机外壳就是光电幕墙……我们提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方案,为化石能源不断减少的今天寻找能源解决方案……”演讲者身着正装,煞有其事地介绍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优势、现状和未来趋势———这并非一场专业的学术论坛,而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如竹教授主讲的《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与利用》新生研讨课。昨天下午,记者现场旁听了这门交大热门课程本学期的最终汇报课。

  千人选课人气最旺

  王如竹教授的这堂新生研讨课,不仅是交大的一门精品课程,也是学生中的热门课程,每年都有千人选课。课程面向全校新生开放,最终30名文理科学生选课成功,成为研讨课的一分子。为何这堂课如此有人气?“有趣”是答案。

  研讨课的前半程主要由老师主讲,但是课程进入一半时,就将课堂交给学生——根据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清洁能源和核能5种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学生分成5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通过论文、PPT、辩论赛、DV等多重形式,呈现研究结果。老师则在一旁辅助引导。

  “选修这堂课的学生,有来自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也有来自人文学院的。研讨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研究出能源领域多么创新的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力”,王如竹说:“另外,90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多媒体的技能也很强,所以课程通过这些丰富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也受到学生欢迎。”

  大二学生小陆也来旁听了这节汇报课。看到学弟学妹们的精彩成果,他回忆起去年上课时的情景:“上这门课工作量其实很大,我们小组去年每周都要开两次会,每次至少两小时。那种热情与分数无关,我们收获了学习技能,更收获到了兴趣。”

  掌握大学的技能

  10月开课的研讨课,总共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课程进行了一项探索———嵌入上海交大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上海交大图书馆工学部副主任李丽介绍,在课程里,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存在于实体空间,还拓展到数字化领域:“我们对学生如何检索信息、如何使用图书馆工具、如何获取视频素材、如何剪辑等等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同时图书馆LibGuides课程指南平台也成为课堂的一项作业,让学生为所研究的课题搜索资料并制作索引。”

  在核能小组和风能小组制作的课程指南页面上,学生们罗列了政策、理论等资料,还设置了常用网站、视频资料等分类信息,将页面形成了关于该能源的一个“工具包”。而在图书馆的帮助下,每个小组还自编自导,各自独立完成了一部约25分钟的DV短片———短片不仅包含了能源的各种信息,还加入了学生们自己采访的专家访谈、图表特效和其他个性化的内容,成为一部部生动有趣的“科普片”。

  王如竹表示,课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完成一项科研任务的各种能力,包括查阅文献、团队合作、研究,以及表达展示。“我们要让这些新生明白,大学和中学是完全不同的,要转换思想,学会研究。这些技能将是他们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所需要的,我希望这堂课能成为他们成才的起点。”王如竹说。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十访]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冬令热线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4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5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
   第B28版:职场方圆
   第B29版:职场方圆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彩票看点
大学第一课是学会“研究”
市卫生监督执法队成立投诉电话962223启用
复旦公布明年“自招”测试时间
本市医务人员三年上交红包1500余万元
本市将创建100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示范校
卡内基训练在沪启动“向上的力量”
上海成立头颈肿瘤诊治和转化医学中心
退休后做个“学习达人”
废弃物制作“环保板报”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10大学第一课是学会“研究” 2012-12-26 2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