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魔鬼心理实验室——~~~
魔鬼心理实验室——~~~
魔鬼心理实验室——~~~
魔鬼心理实验室——~~~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魔鬼心理实验室——
警惕!那些中老年中的心理疾患
用 心做人
  【真实的案例】“小小”心理问题差点要了她的命

  徐女士,64岁,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胃腹部隐痛一直折磨着她,终于有一天她下决心到医院看看。徐女士在老公和儿媳的陪同下来到了当地一家市级医院,医院首先给她做了胃镜,发现胃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让她再做肠镜。

  做过肠镜的朋友都知道,肠镜是比较痛苦的一种检查,需要洗肠,不巧的是就在洗肠的过程中徐女士死过去了。经过医院一天一夜的抢救,徐女士终于醒了过来。

  见此情景,徐女士的家人决定出院回家,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徐女士再次决定让儿子带她到上海的大医院来看看。他们带着大包小包千里迢迢地赶到上海准备住院打持久战,没想到上海的医生并未要求她做胃镜和肠镜,只是让她躺在检查台上按压一下胃腹部,然后告诉她没有什么大问题,给她开了一点药让她回老家了。

  尽管这一结果让徐女士和她的家人倍感意外,但无论如何上海的医生说没问题那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而且确实如此,吃了上海医生开的药隐痛消失了。

  两条重要指标

  区分“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

  在生死线上走过一次,加上又经历如此戏剧性的遭遇,徐女士对任何一个有兴趣的人都会详细地告诉他们所有细节。那么,上海的医生到底做了什么、询问了些什么就能判断徐女士没有什么大问题呢?

  徐女士告诉我们,上海医生主要询问了她疼痛的强度、时间和特点,在胃腹部进行了按压然后询问了疼痛点,她说这里痛、这里痛……之后上海医生告诉她没什么大问题。那么,上海医生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心理问题”引发的疼痛持续很久并且不会加剧。徐女士的隐痛持续时间长达6年之久,并且一直只是隐隐作痛,如果是胃癌或肠癌引起的疼痛会持续如此之久还只达到“隐隐”的水平吗?当然不会。退一万步,就算这个痛真是一个生理问题,那么6年而不恶化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第二,“心理问题”引发的疼痛无法用一个脏器的问题加以解释。上海医生在按压检查中发现徐女士上腹部、下腹部都痛,而且痛点在不停地变化。刚才按压这里她说痛,过一会回来再按压她说不痛了。

  我们再用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两个标准。王女士,56岁,在差不多长达10年中她去了无数医院,做了无数检查,吃了无数种药,每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求医问药。医生告诉她的病因也纷繁复杂: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痛风、神经衰弱等等。

  那么,王女士到底有哪些症状呢?王女士自述通常她首先感到手痛,之后头发晕,心跳加速,四肢无力而无法站立。

  我们用上面这两条标准来看王女士的病情,非常容易鉴别出她主要是心理问题。第一,持续10年至今仍没有严重的生理症状。第二,手痛、头晕、心跳、乏力根本无法用一个器官的问题进行解释。

  恐惧

  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徐女士还有一个细节,上海医生的药吃完之后一段时间又有些痛了,他儿子就在当地购买了同样的药却不起作用,不得已他托人到上海买,后来他将本地的药偷偷换到上海的包装盒里也管用了。这一细节彻底证明了徐女士腹痛只是一个心理问题。

  那么,引发徐女士和王女士心理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徐女士的腹痛被治愈已经很久了,她现在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别人,她当初一直担心自己得的是胃癌。当然,她至今也没有意识到她的疼痛正是这种担心导致的结果。同样,王女士的真正原因是这样的,她的手可能有关节炎或者痛风,手痛倒确实是一个生理问题。但是由于害怕自己有什么大病,她手一痛,人马上就紧张,紧张会引发头晕、心跳加速,之后全身乏力以至于无法站立。

  普通医生

  中老年心理问题的拦阻索

  有了心理问题,许多人会说,那需要心理医生来解决。错!对于中老年人群,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非普通医生不可。为什么?第一,中老年不太有“心理问题”的概念。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即使有人告诉他们这是心理问题,他们也不会接受。他们会坚持说,自己有病、有大病,只是还没有检查出来。而且,他们通常会说,如果我没有病,为什么我吃点药、打点针,症状就会减轻呢?(其实,这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那么,谁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呢?答案是非心理医生,也就是各大医院的那些普通医生。徐女士是非常幸运的,她在上海遇到了一个懂心理的非心理医生,让她免遭肠镜的第

  二次折磨。

  遗憾的是,很多医生首先没有“心理问题”的概念,更糟糕的是,出于金钱的驱动,他们往往要求患者做更多不必要的检查。而对于心理患者而言,检查和开药都是一种心理强化———我有病,医生都让我检查和吃药。

  王女士至今仍在求医问药,那么,怎样才能治好她的病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她下次再看病时,医生询问完症状,能够意识到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是两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系统,她的头晕和心跳加速恰恰是心理问题的佐证;加上她以前做过的、没有发现任何大问题的检查结果。最后准确判断出她的手痛到底是由关节炎还是痛风引起的,然后用万分肯定的语气告诉她:

  你确实有点问题,但是不严重,你的头晕和心跳加速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这里要加一些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可以编造)。我现在给你开点药,吃了就会好。

  当王女士手痛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之后,她就会像徐女士一样彻底摆脱心理问题的折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十访]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冬令热线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4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5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
   第B28版:职场方圆
   第B29版:职场方圆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彩票看点
警惕!那些中老年中的心理疾患
与孩子共同成长
魔鬼心理实验室主持人
孩子为什么固执
新民晚报心理/实验B02警惕!那些中老年中的心理疾患 2012-12-26 2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