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减不该影响剧情
据了解,在《天幕杀机》中,某些有关中国的血腥场景以及指向雏妓卖淫和政治话题的对白,被删除或作了技术处理,例如邦德询问神秘女子“是不是十二三岁就出来接客”被改为“是不是十二三岁就加入黑帮”;法国杀手枪杀上海摩天大楼门卫镜头被剪;大反派拉乌尔·席尔瓦自称是如何从香港被移交中国内地的内容被模糊化处理。
对于观众来说,只要删改的镜头不影响剧情的理解,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此次内地公映的《云图》尽管比国际公映版少了40多分钟,但基本不会造成观影困难与不适,内地版在台词方面狠下“刀工”,删减的40多分钟大多是角色对话,例如在未来人类后末世代的故事中,巫师所讲的预言以及“大尺度”激情戏。删减后影片节奏跳跃更快,但主要线索突出,叙述流畅,因此被业内人士赞誉为“神剪辑”。
审查尺度已经放宽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表示,一部电影在本国和他国放映时出现不同的版本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魏德圣执导的《赛德克·巴莱》、吴宇森执导的《赤壁》,都是在海外或者北美放映时,上下两集被调整合并为一集。石川说:“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电影审查制度,一部电影进口并公映,其内容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放眼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具体管理制度。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也是本国历史和国情的产物。”
制片人小叶表示,其实中国的审查尺度近年来已经放宽了很多,比如在北美评级为“R”(限制级)的《云图》,内地版还是出现人肉工厂的骇人景象;而片中对男同性恋的表现,在国内银幕上也极为少见,片中出现“老菊花”这样的台词,让观众笑称“好重口味”。
操作方式有待规范
但新华社文章指出,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审查的尺度与观众的需求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兼容。去年上映的《环形使者》,内地版删掉了许多暴力镜头,但可惜的是让吸毒成性、杀人如麻的主人公显得跟个君子似的,削弱了影片最后关于救赎的主题。“审查不是随意地删改镜头,而是要尊重原作本来意涵。”石川说,目前内地影迷更希望在删节这个环节上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在电影上映前就达成某种更广泛的共识。影迷yoyo说,“我希望删减影片能越来越有技术含量,对影片的破坏力也能越来越低。”
“这就需要中国在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使相关操作变得更加规范,更有章可循。”石川说。不过他也指出,目前中国的审查制度缺乏可以贯彻始终的标准,有太多的琐碎因素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因而在尚未建立分级制的情况下,审查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