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好吃/优游食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州“采芝斋”的由来
  1870年,河南人金荫芝在苏州观前街青石板上的创业之路,是在姑苏的金秋时节起步的。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貌不惊人的金荫芝用五百铜板购置的糖炉子、小铜锅、青石台等简陋工具筑起的产业,竟然会在百年之后成就了一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

  观前街73号吴世兴店门口的那个小摊,在那块“家住玄都洙泗巷口小糖摊”的木牌后,金荫芝经营的粽子糖从此拉开采芝斋创业的大幕。据说,他当时所运用的制糖技术,源于《吴门表隐》中所记载的明末谢云山的“谢家糖”。

  金荫芝在观前街上苦心经营十多年,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在其子帮助下,在观前街72号自立店面,自产自销糖果、炒货、蜜饯。这72号原为采芝斋古董店,店主夫妇因年老无嗣,准备回宁波故乡安度晚年,就将一开间的古董店转让给了金荫芝。金荫芝移入后营业日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却没有自己的店招,来观前街的顾客只知此处原为“采芝斋”古董店,故仍顺口相传:到采芝斋买糖。善于经营的金荫芝就此顺水推舟,巧借名牌把店名确定为“采芝斋”,此后金荫芝又将隔壁的王舜卿齿诊给盘了下来,进一步扩大了经营场所,形成了后来在观前街广为采用的前店后坊式经营局面。

  相传清光绪年间,姑苏名医曹沧州用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为慈禧看病助药,想不到慈禧食后病情好转,这贝母糖就被列为贡品,此后,金荫芝请来画家绘制“采芝图”作为商标,将品牌效应发挥到淋漓尽致,这采芝斋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大江南北。

  热线电话:0512-67276198 65223388

  网购:shop34802010.taobao.com

  地址:苏州市观前街9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嘹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13版:好吃/吃货天地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冬不藏,春必病 冬季养生有窍门
苏州“采芝斋”的由来
五豆核桃,健康年货,体面大礼!
妙用小苏打 健康新生活
老品牌焕发新光彩
广告
新民晚报好吃/优游食林B11苏州“采芝斋”的由来 2013-01-24 2 2013年01月24日 星期四